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載自中山新聞,劇藝系提供,公共事務組編修】
有「秘境」、「柴山阿朗壹」之稱的柴山西海岸,近年成為打卡熱點,除了美景,山海環境還隱藏哪些秘密?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開設「表演藝術走入城市生活」通識課程,舉辦「探索秘境-柴山西海岸走讀工作坊」,與高雄師範大學師生共同進行跨校戶外教學,走讀柴山山海環境變遷。

師生共同走讀柴山海岸

何怡璉提到,「表演藝術走入城市」通識課程本學期以中山大學周遭的柴山海岸作為實踐場域,開啟表演藝術與環境對話的創作。此次工作坊邀請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傅志男擔任講師,帶領中山大學「表演藝術走入城市」課程學生,以及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副教授吳瑪悧「環境藝術」課程師生,實地走訪柴山海岸生態地景。

工作坊講師、地球公民基金會監事傅志男於海岸進行實地講解

沿海環境的多樣植物具備特殊的生物特性

「柴山西海岸是柴山最好的地質教室。」傅志男從柴山的地理位置、命名蘊含的君主與庶民階級差異娓娓道來,並與師生分享沿途所見之特色動、植物,如台灣畫眉、榕樹、刺竹、山豬枷、構樹等,具特殊的環境生物性和文化價值;學員也實際走訪海岸,觀察近年海岸地景的形成與變遷。傅志男提到,近年可能是因為消波塊工程造成海岸變遷,眼前的沙灘是由海水沖刷上來的海砂淤積在岸邊,已不復見綿延不斷的礫石灘。學員張芸慈觀察分享,以前岸邊是美麗的白色珊瑚礁岩礫石灘,現在則是黑沙,就地理位置判斷可能是從旗津沖刷過來的海砂。

傅志男也分享了其環境教育理念,「禁止人們親近山海,並沒有辦法讓我們理解山海。」他表示,現下許多年輕人登山,只為享受健身、攻頂的喜悅,但「對於自然生態及人文的認識相當匱乏」,希望藉由工作坊讓更多人了解周遭環境。學員也回饋認為課程具啟發性,未來爬山時,路過花草樹木等地景,也會想要留意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