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中山新聞/海科院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學院、劇場藝術學系、高教深耕共學・實踐計畫「與社會交往的藝術」串聯InTW舞影工作室以其海濱舞作《52 Hertz》舉辦系列活動。《52 Hertz》舞蹈環境劇場今年已經先後在花蓮七星潭和宜蘭蜜月灣演出,本次於高雄西子灣展開包含《與海共編的舞:海濱環境舞蹈紀行》微學分工作坊、「海龜與海」幼兒園肢體活動,以及《52 Hertz》洄游演出。希望透過舞蹈與海洋環境的對話,讓群眾重新認識並關注我們的海洋生態。
《與海共編的舞:海濱環境舞蹈紀行》微學分工作坊探索身體與空間,吸引了來自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生物科學系、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海洋生態與保育研究所的學生參加。工作坊由InTW舞影工作室藝術總監謝筱瑋、謝筱婷共同授課,課程聚焦於「身體與空間」的核心概念,探索身體動作與空間環境之間的深層互動。
工作坊從多位舞蹈大師理念與動作分析為基礎介紹,指導學生練習並逐步理解空間中的身體運用。理論說明後,實作課程內容包括慢速起身、繪製身體移動軌跡,以及與夥伴合作進行肢體探索。這些練習使學生在創意與動作表現力方面得以提升。此外並介紹多位近代編舞家非典型場域作品的創作靈感,以及InTW舞影工作室《Narcosis》、《52 Hertz》兩部聚焦海洋保育的作品。工作坊學員透過冥想練習,以鳥瞰的視角模擬海洋,並藉由「Catch and Throw」的練習體驗戶外場域中表演者之間的溝通聯繫,再藉由《Narcosis》實際的創作練習體驗身體模仿海浪的律動。閉眼引導練習也加強了學員除了視覺外的感官開啟,試圖強調聽覺、嗅覺、觸覺、身體感覺深化與自然的聯繫,由此成功促使學生從身體出發,重新認識空間與海洋,實現身心與環境的共鳴。
此次InTW舞影工作室也與「國立中山大學員工子女非營利幼兒園」的小朋友們進行《海龜與海》肢體活動。透過繪本的引導,小朋友們跟隨故事主角海龜一起潛入深海,穿越珊瑚礁、海藻林、海底熱泉和沉船,藉由情境營造,舞者帶領師生扮演各種海洋生物,展開了一場奇妙的海洋冒險。活動中,小朋友不僅學習模仿海豚、鯨魚等海洋動物的動作,還幫助海龜擺脫魚網的束縛,探索海洋世界之餘也深刻體會到維護海洋環境的責任與重要性。
InTW舞影工作室的海濱舞作《52 Hertz》旨在透過舞蹈串聯台灣各地的沙灘,呼籲大眾對海洋保護的重視,此行活動壓軸部分包括沙畫圖騰創作、活動短講、詩歌誦讀,以及《52 Hertz》環境舞蹈劇場演出。活動除參與民眾也邀請2024劇場藝術學系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學者一同參與,雖然演出當天突遇大雨,但舞者仍堅持在雨中完成演出,伴隨著壯闊的音樂,雨水與舞蹈交織成一場充滿情感的視覺盛宴,令現場觀眾深受感動。作品以其細膩而強烈的表現手法,呈現對海洋與島嶼的禮讚,更是一場溫柔且堅定的呼籲,喚醒我們共同守護這片海洋、這座島嶼的責任感。
活動最後由InTW舞影工作室、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張卉君、海洋保育署署長陸曉筠進行對談,分享《52 Hertz》創作過程中的點滴,並探討海洋保護的重要性,引發了觀眾對環境保育的深刻共鳴與思考。此次「與海共編的舞」系列活動,成功地將藝術與環境保護議題巧妙結合,透過與海洋環境的結合,不僅在舞蹈中傳遞了深刻的海洋意識,也在觀眾心中播下了對海洋保育的關懷與行動種子。舞者的每一個步伐都引領群眾深入理解海濱生態的脆弱與珍貴,讓人們在優美的肢體語言中感受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透過藝術的力量,展現美感,更凝聚了社會對於海洋永續發展與生態保育的集體意識。
(公共事務組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