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暖化已成為21世紀重要議題,至今已有多篇研究證實,全球暖化所伴隨的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好發,與人類過量碳排放有關。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環境及工程學系教授兼水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楊磊獲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邀請,分享海洋教育相關議題,他以「海洋與氣候變遷-藍碳與減碳」為主題,科普全球暖化、氣候變遷、極端氣候的成因,以及各種與減碳議題相關的「碳名詞」。楊磊提到,想為保護環境有所貢獻首先要「具備充足知識」,藉由科普讓民眾對於環境議題有所了解,並能夠有「意識」行動且監督政策推行。
楊磊表示,氣候變遷及極端氣候的成因,在於人類自工業革命後短暫的200至300年間使用過多的化石燃料,使燃燒化石燃料的產物,同時也是溫室氣體的二氧化碳大量被排放到大氣當中,進而讓溫室效應加劇。他進一步說明,溫室效應加劇使地球升溫、海洋表面升溫,進而使海水的水氣蒸發量提升,足量水氣提供的熱量使熱帶低氣壓系統強度增強、風速增強,最終演變成超級颱風、颶風,「這就是全球暖化引發氣候變遷,氣候變遷導致極端氣候發生的串聯過程」。
「藉由碳捕捉、碳封存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濃度」,若要減緩溫室效應的加劇,首先要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以及降低二氧化碳在大氣中的濃度,「碳捕捉」顧名思義是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捕捉下來,「碳封存」則是將捕捉下來的二氧化碳封存回地底,達到固碳的功效,「碳中和」則是使人類排放的二氧化碳與自然界行光合作用所吸的二氧化碳達到平衡。面對減碳議題,科學家紛紛提出創新想法,例如將二氧化碳收集起來灌入地底達到「物理性」碳封存;用管線集中二氧化碳後輸入給藻類,利用藻類行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培養能分解二氧化碳的細菌等等。這些降低二氧化碳濃度的提案雖看似理想,事實上目前各個技術存在很大的界線,如物理性碳封存有安全性疑慮,而培養細菌來轉換二氧化碳效率偏低,目前尚未有能大量封存碳、成本低的方法。
保護現有森林、自然生態系成為減碳的關鍵,除了森林具有固碳的能力,海洋也能固碳,海洋當中的浮游植物及有「藍碳」之稱的沿海自然生態系如濕地、紅樹林、海草床亦是固碳大宗。楊磊強調,在減碳及能源議題上千萬不可本末倒置,他舉例,建置太陽能板雖然環保,但若選址建在濕地,反而會破壞當地生態系而失去固碳功能。楊磊說,海岸濕地佔全球面積不高,但是碳封存能力佳,任何生態系都有其生態服務功能,多一份保護就是多一份減緩氣候變遷的力量。
海工系教授楊磊談「海洋與氣候變遷—藍碳與減碳」(教育廣播電台)
為促進海洋相關知識及議題的普及,國立中山大學與國立教育廣播電台合作推出海洋教育系列訪談節目,希望藉此讓大眾更認識海洋。教育部國立教育廣播電台高雄分台「Tea Time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