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會黏人的溪州「濁水膏土」

來自溪州成功旅社農用書店的巫宛萍,其實是一位台北長大的孩子,他跟溪州的淵源來自於在南藝大念研究所時開始接觸社區營造發展,並從2011-2012年的農民護水運動開始一頭栽入溪州的「濁水膏土」中。「濁水膏土」是溪州在地形容由濁水溪沖刷下來的豐厚土壤,因富含沉積物所以呈現黑色黏著的樣貌,滋養出台灣中西部肥美的稻米。在2012的護水運動成功後,團隊希望能持續為這塊土地推廣有機農作和在地文化,透過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的運作推動各項活動,包含以「濁水膏土」為主題籌辦【溪州黑泥季】,以音樂會、市集、米食比賽、黑泥競賽等趣味活動,推廣在地農產以及旅遊觀光,同時傳遞農村價值及農業文化。

根據宛萍的經驗,地方文化季推動的關鍵在於地方動員力,而動員力則仰賴團隊長期且深入的地方蹲點,就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來說,從護水運動時期開始,團隊至少已和在地民眾建立起近十年的關係情誼。此外,文化季的推動最早也是由鄉公所發起,因此可結合公部門與地方團隊的資源力量共同推動,也是初期成功很大的因素之一。然而與公部門的關係到後期卻因不同的派系執政產生了很大的變化,黑泥季改為由文化協會主辦,雖然少了非常多的資源,但整體規劃上也有了更大空間及主導性,團隊融入了更多土地關懷的理念在活動當中,包含試圖打造全程無塑零廢棄的市集、遊戲以及藝術體驗創作,並結合土地倫理的概念,將活動日期改到七月份-一、二期稻作間的休耕期,兩天下來仍吸引了上萬人參加,對團隊來說是非常大的鼓舞。

 

對於未來的發展莿仔埤圳產業文化協會目前透過多元的管道來進行,並與產業相互結合,如友善農作的產銷、以及民宿和地方小旅行的推動,並結合相關的補助讓這些有志在鄉村發展的青年們,創造自給自足和永續生存與生活的空間。

到苗栗苑里掀海風

第二個受邀分享是來自於苗栗苑裡掀海風的劉育育創辦人,在苑裡出生長大後到台北讀書工作的育育,2013受到太陽花學運的影響加上家鄉正在進行「反瘋車運動」而決定回鄉為苑裡做些事情。要創造未來先得要了解過去,劉育育先和伙伴林秀芃從田野調查開始做起,過程中他認識了「藺草編織」這項地方技藝以及仍在從事藺編阿嬤們,初期是透過這些手工藺編品的義賣來籌措抗爭運動的經費,但透過市集擺攤卻間接發展出藺編的特色魅力,更進一步的幫阿嬤們開設相關工作坊,吸引更多年輕人來學習。除了傳統技藝,劉育育也將推廣對象延伸至在地小農的友善耕作,陪伴在地農夫參加台北的市集銷售,並培力小農們介紹自己的作物與耕作方式,同時增加銷售並獲得更多消費者的認同。在這些推廣在地的過程中,團隊發現「轉譯」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因此希望透過地方刊物來加強文化推廣與地方連結。

《掀海風》雜誌的發行受到許多正面回響,團隊也運用了部分資金開始籌辦地方教育活動,同時以地方問題為主題,在地人才為師資規劃兼具學科知識及地方意識的課程營隊,也曾在學測前招募大學志工為地方高中生進行「考前衝刺」,育育特別強調:「地方營造的工作絕不能落入只有『美好的懷舊』」,能夠為真正為地方解決當下的問題,才能獲得民眾的支持。而這些教育活動也的確獲得許多鄉親們實質的力挺,包含過去合作過的農友特別捐出自種的芋頭進行義賣,協助籌措考前衝刺班的資金;而參與營隊的學生家長們本身也會相互發起在地團購,形成一個小規模的經濟圈。

掀海風也逐漸將影響力延伸到不同的層面,以策展和小旅行的概念,結合實際的場域及在地文史,打造屬於苑裡的地方博物館。如將苑裡出生的知名音樂家郭芝苑老師相關的重要遺物,重新整理並推廣展示,化為地方重要的文化資財,同時推廣為象徵性的地方文化指標,進而促進地方的在地認同。透過這樣的脈絡,團隊運用田野調查的過程,將許多地方老事物,創新及銀青共創的方式,作為地方文化季的策展重點,也建構出活動的資源與通路,成功的以在地為主體慢慢站穩自己的腳跟,在苑裡這塊結合多元族群文化的土地上,開出自己的花朵。

台灣東部的富里大米缸

不同於前兩位分享者,來自於台東富里的鍾雨恩則是真正腳踩泥土、手捧稻禾的正職農夫,本身是學社會褔利的他,也是因緣際會下繼承家業開始務農,但或許也因不同的背景養成,雨恩在農作上有更多不同的想法。除了接續父親在合作社中推廣的有機稻作,以「天賜糧源」的品牌同步協助農友進行行銷,同時也導入許多科技化的方式同時維持有機並提升品質產量,包含和工研院合作的稻榖炭化技術以及運用手機APP進行生產紀錄及品質管理。並且運用多元的方式協助行銷,例如推動大米缸計畫鼓勵企業買米,並利用特別的福田餐宴活動進行企業回饋;邀請藝術家轉化稻米的故事進行食農教育的推廣;同時也和學校合作,安排學生入住農家進行農業知識的體驗學習。

回到故鄉務農的這段時間,雨恩發現到很多從事農作的夥伴其實都身懷絕技,除了農業工作之外有的從事設計創作、有的開設民宿餐館,也有的進行加工釀造,因此靈光一閃的想到,是否能把大家結合在一起,利用辦個地方市集,重點不為了賺錢,也是除了好玩有趣,也可以推廣這群地方青農想要表達的生活態度,並以富里的郵遞區號938(全台數字最大號碼)作為團隊名稱,開啟了「穀稻秋聲」的活動序幕。

 

「最初其實並沒有想到要辦成音樂祭」鍾雨恩分享到,第一年整個活動規劃的攤位為20攤,主要就是讓富里在地的農家朋友們出來分享自己的產品或技藝,但怕只有市集過於單調吸引力不足,因此才討論加入音樂會的形式,「讓大家可以在草地上野餐、吃美食、聽音樂。」第一年舉辦時資金也很有限,許多工作都是團隊夥伴自己來,加上許多藝人、志工的無償協助,整場活動結算下來居然沒有賠錢,也讓「穀稻秋聲」可以持續至今。

 

而或許是花東宜人的環境加上團隊對於家鄉土地真誠,許多藝人都十分樂意參加這項藝術季,包含舒米恩、紀曉君、陳建年、魏如萱、陳昇等知名歌手都曾來到這個美麗山谷分享他們動人歌聲,每年的活動也吸引越來越多人潮,攤位從第一年的20攤到去年的60攤,都還是有需多人搶著報名,雨恩也打趣地說:「有個條件一定會被選上,就是你登記在富里。」團隊也動員整個社區一起規劃更多有趣的活動與服務,包含鄉親幫忙交管與接送,結合在地學童到火車站迎賓,以及將在地文化如客家神轎加入演出活動。現在「穀稻秋聲」不僅在全國打響名號,也同時成為地方的年度盛事,許多外地遊子也會趁活動期間回家一同參與,團隊也戲稱這活動也是「富里同學會」。未來團隊也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力量,引導到更多環境議題與生態維護的活動上,將富里打造為更友善環境的小鎮,不僅吸引遊客來玩,也許有天也可吸引人在此定居,一起享受和守護這裡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