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 林晏渟(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疫情蔓延時,社會實踐行不行?

 

就在今年(2020)初疫情流行時,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因應全球新冠病毒(Covid-19)的傳播流行,發布一系列的「保持社交距離 (Social distancing)」策略,以杜絕社區內的群聚感染。此措施的實行,除了提醒臺灣民眾要進行公共衛生的自我管理外,也對於社會實踐的相關計畫與活動造成了相當程度的影響。社會實踐的面向上,如何在既有活動與規劃上做調整,持續與地方交流、互動,考驗著團隊的危機處理與應變能力。更重要的是,如何將類似的風險管理鑲嵌於計畫運作中,發展適合的擾動與溝通方式,讓社區中的老朋友、新朋友,安心自在地,一同共學共創未來的社區願景呢?

 

中山大學人社計畫舊港區團隊來說,其工作目標之一是「促進過渡社區內的公民參與」,在大型與室內活動的原有規劃上,不但因疫情造成延期或停辦,社區內的駐點與交往,也因社交管制陷入停滯。而團隊真正在意的是,依照疫情難以預測與控制的狀況,將使保持社交距離的措施持續,勢必將改變人與人之間的網絡溝通與互動的方式,如面對面社交接觸的機會受限、時間長度縮短、互動機制與方式大幅度轉為線上操作等。此外,衛福部106老人狀況調查結果也顯示,高齡居民原本在社會參與上,無論是程度和頻率,相較其他年齡層減少許多。而近年來社會參與的程度與頻率,往往是健康與福祉促進中重要的一環:持續的社會參與,對於高齡長輩的身心健康,可產生正向效益。

 

疫情流行前的鹽埕老人活動站。(圖片來源:陳姵㚬)

由於疫情的流行,導致在地的活動站課程暫停,公共空間進行管制,尤其影響到非網路原住民的在地鄉親,在進修學習、社交活動範圍與頻率上,均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建立適情適地的互信參與機制與溝通渠道,讓團隊與居民在有限的時間裡,彼此問安、互動、建立連結,變成了舊港團隊的首要目標:儘管大型與群聚的活動無法舉行,仍然可以找出在地居民能接受且覺得有趣的參與方式,在安全也安心的狀況下,與在地民眾進行「埕友會」。

公民參與特色的LINE@ 與直播,怎麼做?

 

在第二年規劃中,團隊依照前期的資訊接受使用的電訪民調與焦點座談結果,發現鹽埕區的住民網路使用率高,且以LINE和臉書為主,因而導入資訊科技的在地使用,成立了虛擬的駐點LINE@「鹽埕543」,與臉書粉絲頁【鹽埕書/抒憶】。設定擾動不同年齡層的在地民眾:LINE頻道鎖定55歲以上的民眾,透過在地特色長輩圖、臉書轉貼短訊、活動快報來進行單向的訊息發送與傳播;臉書粉絲頁的受眾則設定在65歲以下,以網路調查、徵件與地方短文、活動快報等訊息,建立起雙向的資訊流通與社群互動管道。

中山大學人社計畫舊港區團隊的LINE@ 【鹽埕543】群組QR code。

以社會調查結果為發想基底,透過臉書粉絲頁來進行網路直播,促進公民的數位參與,落實舊港區團隊計畫中「智慧生活與數位社區」的目標。選擇該形式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在地的網路使用率高(約六成),且陪伴照護長輩的移工們也常看直播作為獲得資訊、與社群互動娛樂的方式。不過,時下大部分的直播節目收視對象都是針對年輕族群,內容多為個人或團體活動側錄,抑或是直播主一人與觀眾對談,鮮少針對中高齡族群製作內容,在直播中也少有與觀眾之間的互動。因此團隊試圖過程中設計一些參與促進的策略,並讓直播節目的格式感覺像熟悉的廣播節目一樣,讓在地長輩在看過之後,產生在地連結或社會參與感。

 

而以上考慮的部分,一開始也讓團隊傷腦筋:「怎麼樣才算是與在地互動的直播呢?」 後來,我們採用了在地好夥伴新浜碼頭藝術學會的建議,加入call out在地鄉親來建立互動,除吸引在地民眾,也加強在參與上的連結感。如同團隊過去進行的桌遊課程、遊戲式田野調查,與三輪車街訪,基本立意都是適應當地公共空間不足的狀況,深入社區,創造出臨時的參與場域,邀請鄉親一起進行數位的共學同樂,創造熟悉又新鮮的集體經驗,有益於發展社區的生活福祉(Wellbeing)。且操作門檻低,技術移轉容易,並且能夠有效形成擴散效應。更符合計畫一直以來預期建立的AAA社會參與機制:在經費上可負擔的(Affordable),技術上易取得並轉移的(Accessible),親近在地文化的(Approachable)。

鹽埕大小聲,聽恁講心聲

 

與舊港小隊助理群討論後,加上社區夥伴的建議,團隊將直播節目取名為「鹽埕大小聲」,期待這個約半小時的在地直播,就像本校的學生社群臉書「中山大小事」,可以成為在地居民傳遞訊息、交換意見與聯絡的發聲筒。目標群眾先鎖定社區中佔多數的居民,流程設計上以【自我介紹與問候→call out在地鄉親→活動介紹與同樂→活絡筋骨操】作為主要格式,流程中除call out外,都是過去在鹽埕老人活動站進行過的課程,以長輩熟悉的活動與課程,促進身心健康與社會參與。我們試圖以此來拉近彼此的距離,誘發觀賞直播與參與的動機。語言使用上一開始盡量以全臺語直播,讓鄉親感到更親切,也看到團隊在溝通上所做的努力;還考慮到眼力不佳或沒有收看習慣的長輩,也可以如同收聽傳統廣播的方式—用「聽」的!所以節目中把語速放慢,讓鄉親們用聽的嘛會使!歷經約一小時的預備會議,梳理過走位與流程設計後,舊港小隊就準備正式上場直播了!

第一場直播,選在四月十五號(農曆媽祖生日當天),由媽祖加持下,在社區夥伴的「公民小客廳」——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首度開演。對特定族群,節目口號設定為「鹽埕大小聲,聽恁講心聲」,期許節目可以達到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在地聲音的作用。在call out的部分,團隊規劃找在地新成立的人民團體——鹽埕研究社的蕭清元理事長進行通話,詢問疫情對於在地生活的影響;之後進行桌遊的轉譯與解說,帶著鄉親們重溫去年(2019)在活動站體驗過的桌遊,再以活絡筋骨操為結尾。過程中,由於當時的疫情仍緊繃,團隊謹守保持社交距離的方式來執行活動。

第二場直播,在主持上,逐步讓舊港小隊助理群加入當中的段落發想與執行,讓每個人的專長能夠在節目中發揮。在流程設計上仍維持原貌,Call out鹽埕老人活動站的黃社工師,了解長輩在疫情下的生活狀況,以及活動課程停擺後的應變措施;遊戲則沿用過去在活動站進行過的桌遊「諾亞方舟」,而擅長舞蹈的小隊助理群,也在活絡筋骨的段落加入洗手舞,達到推動健康促進的效果。

原先設定在第三場直播時邀請長輩加入call out,但因考量長輩對於「上節目」容易感到害羞,於是調整為邀請熱情的在地民眾加入同樂;活動設計上也由桌遊,變成了互動性更強的活動:加入在地飲料遊戲,讓兩位高雄市鹽埕研究社的社員一同參與,先介紹當地的特色手搖茶店,再進行遊戲。以漸進式的設計,讓參與和觀賞的在地民眾進行有趣的體驗。

直播後,分別造成了在地與擴散的效益:在地部分,促使人民團體鹽埕研究社開始共學以影片拍攝,做為呈現在地資訊的方式;此外,直播節目也被轉發至活動站以外的長照據點,且過程中使用的桌遊類型也受到網民詢問。持續創造新鮮感的設計,讓每場直播的觀賞人數穩定上升。接下來因應小隊成員與目標群眾的反饋,將逐步加入更多元素,例如社區特色與素人介紹,還計畫出外景喔!

團隊在第四場直播時,到貓手二手書店出外景。(圖片來源:陳姵㚬)

團隊期許LINE@與直播平台的相互搭配,成為社區網絡其中接收資訊與雙向溝通的管道,具共融性、參與促進的適應性設計,讓過渡社區裡的鹽埕鄉親,與舊港小隊集體經歷熟悉又耳目一新的數位獨特體驗,進而加強當地社群網絡的連結與互動,對於未知的風險增強在地韌性,抵擋可能的改變與複雜、和不確定性,增加幸福感,開創「任我行」的數位生活。

 

本文轉載自:新作坊


【參考資料】

1.    衛福部。(2020)。「COVID‐19(武漢肺炎)」因應指引:阻絕社區傳染策略

2.    衛福部。(2017)。106老人狀況調查

3.    財團法人台灣網路資訊中心。(2018)。2018台灣網路網路報告

4.    Aw Su, Gerald Koh, Yeon Ju Oh, Mee Lian Wong, Hubertus J.M. Vrijhoef, Susana Concordo Harding, Mary Ann B. Geronimo, Cecilia Yoon Fong Lai, & Zoe J.L. Hildon. (2017). “Explaining the continuum of social participation among older adults in Singapore: from ‘closed doors’ to active ageing in multi-ethnic community settings”.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42: 46-55

5.    Armitage, D., C. Béné, A. T. Charles, D. Johnson, and E. H. Allison. (2012). The interplay of well-being and resilience in applying a social-ecological perspective. Ecology and Society 17(4):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