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山新聞 / 公事所提供】
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管理研究所近日舉辦「全球貿易碳限制解決方案工作坊」,分別由公事所教授林新沛與禾豐碳中和有限公司營運總監薛新佑講授。林新沛教授先以「碳焦慮與碳排迷思」為題,指出現今台灣企業普遍面臨的碳焦慮,主要是因為不知如何降低碳成本,包括不知如何計算碳排量和不知如何減碳才能達到買主的要求。接著闡釋碳權的概念,並以森林碳權為例說明碳權認定的複雜性:鑑於在永久性、外加性、洩漏等條件上認定困難,森林往往無法轉為可交易的碳權。
薛新佑總監則呼應林新沛教授的說明,指出碳權有真有假,大家在選購時要慎思明辨。「尤其是森林碳權,許多都是騙局。」他指出,森林雖有碳匯(吸收和儲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但此能力(實際可長期吸納的量)必須經過國際認可的方法學認證後,才能拿來買賣。這好比我們就算能做出好吃的食品,也必須符合國外買家的規範才能外銷一樣。
在回答學員們的熱烈提問時,薛總監再三強調,企業要釐清國際貿易碳壁壘的遊戲規則或找到真正明瞭這些規則的顧問公司,方能找出有效的因應方案。他並提醒,歐盟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雖尚未正式向進口歐盟的貨品課徵碳關稅,但將會依這幾年各進口商填報的產品碳排量進行篩選,未來不再向碳排效率低的廠商下單。換言之,若台灣廠商這幾年無法大幅降低產品在生命週期中的碳排或善用方法學將帳面上的碳排移轉,未來就算付得起高昂的碳關稅也無法賣產品到歐盟。
最後,二位講者指出,企業有節能減碳的責任,但減碳的策略也必須針對國際的規範對症下藥,台灣企業才能繼續獲利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