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團隊

 

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是南部地區推動音樂文化的重要場所,除了有演唱會等相關活動之外,為了讓更多民眾認識這個多功能場館,高雄市文化局陸續策劃了一系列行動藝術展覽。「聲態.生態 新浪潮 」是高雄市政府文化局主辦「海洋文化及流行音樂中心公共藝術設置計畫」以海洋文化與當代藝術為核心,深入全高雄38個鄉鎮與行政區域,從市區、港區、漁村、農村到原鄉。藝術團隊山津塢駐地創意行動,採集音樂,製作長幅作品「鰻波」漁旗和採集鱸鰻關鍵字。山津塢成員們思考的是,流行音樂中心、甚至是海洋港灣等事務,因為距離等因素對於山區的民眾來說是陌生的。如果可以透過工作坊、漁旗繪製與展覽等方式,將海港與山林連結在一起,也許會是一次創新且別具意義的行動。

中山大學USR城市是一座共事館計畫協同主持人李怡志老師認為,這個行動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地方是找出可以連結山與海的事物,如此才有機會把文化藝術的影響力發散到各地。台灣的野生種生物、生活範圍廣及海洋與山林裡的河川-鱸鰻,似乎具備了這樣的條件。臺灣的鰻魚種類大致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白鰻」,因為經濟價值高、所以又被稱為白金。另一種就是鱸鰻,也就是大家俗稱的「大尾鱸鰻」(流氓之意)。成熟的鱸鰻生長到一定年歲之後,就會順著溪河來到大海產卵;幼鰻們則是會溯溪而上,展開一次又一次艱難但無畏的旅程。

 

於是,李怡志、張淑雯和陳依寧等人分進合擊,以工作坊、鰻魚旗繪製以及蒐集民謠等工作敲開此次行動藝術展覽的先聲。舉辦工作坊的地點有茂林、六龜、桃源、那瑪夏、大寮、旗山等地區,山津塢團隊以「鱸鰻關鍵字」為主題,和民眾互動、交流關於「鱸鰻」的認知與認識,參加的民眾則是要以鱸鰻為主題發想一個字,也有人以融合族群特色的圖像呈現。

張淑雯提到,在各個山區地區辦理工作坊是很有趣的經驗,有些民眾會主動提及關於鱸鰻的事情,比如說林園的人們會在冬天捕撈鰻苗,方法是從岸邊到河口架設相當長的棚架以便於攔截。而團隊成員也準備了齊全的鱸鰻知識和民眾分享,像是在那瑪夏的活動,許多人都是第一次知道地名的由來。傳說中有一位叫做瑪夏的青年,某天發現有隻大鱸鰻擋住河道,於是便找了山豬一起對抗牠,誓言要讓河水暢流。後人為了紀念這位英勇的青年,便以「那瑪夏」作為地名。這類型的傳說在其他地區都有出現過,但和人類並肩作戰的夥伴不一定相同,可能是螃蟹等生物。

 

負責製作鰻魚旗的陳依寧說,創作的概念是從捕撈鰻魚的竹構延伸而來。但是大旗的染製法、每一張旗幟如何依序黏貼成為一幅長達近十公尺的「鰻波」漁旗等工序,是前所未有的嘗試。對此,她先透過電腦製圖模擬、確認旗幟接合處細節後,製作出一片片的版型並用傳統糊染來做旗。尤其是糊染的技巧,花了相當多的時間進行實驗。此外,在旗子與旗子的對接方法上,使用的是車縫的工法。而在各個工作坊中民眾寫就的關鍵字也會放在鰻魚旗上,並且考量到白天黑夜都能讓民眾欣賞,特別選用了具有夜光效果的染料,使得這幅旗幟將會在不同時刻展現多樣風貌。

 

音樂採集方面,李怡志邀請了地方文史工作者謝榮祥用童年生活經驗創作歌曲,郭水發先生則是演唱數鰻苗調、牽罟歌等民謠。這些樂音內容體現了早期漁民的生活智慧,並傳達出了互助、互信的可貴情懷。

在原住民族群的觀念裡,認為河就是魚走的路,尤其是有著溯溪回流習性的鱸鰻。如果溪河被破壞了,魚就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李怡志認為「河」是一種循環和路徑,它打開了族群、種族、議題的疆界:「我們試著用這個行動來串起生活在高屏溪流域的人們,用每個人寫下的關鍵字以及串組成的歌曲,來向人們傳遞海洋文化、永續生態系、族群共融等多元理念。」

 

這項展覽在三月二十六號開展,地點為高雄市文化中心。致力於漁旗文化、技藝的國立中山大學「城市是一共事館」的山津塢團隊希望透過這次的作品讓民眾領略山海一體的思維落實為行動藝術的諸多可能,貼近先民生活的生動樣態,一同思考屬於自己對於這座城市的想像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