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載自新作坊/ 吳霽芳(前中山大學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專任助理)】

 

緣起鹽埕思念的家味

2021年春節前夕,正是家家戶戶趕著辦年貨、大掃除的時節,許多人已經從北部南下,準備回家過個好年。與此同時,也有一群人正聚集在位於鹽埕的新浜碼頭藝術空間內,你來我往地討論著如果要以「鹽埕」作為策展主題,該用什麼方式來呈現呢?

 

這是一場由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所主辦的「策展培力工作坊」,在這場工作坊中,匯聚了許多對鹽埕、對策展實務有興趣的朋友來到現場聆聽主辦方邀請的三位講師──黃飛霖、張雅萍、洪榆橙,分享他們在地方策展的實務經驗與心法,並於分享結束後邀請大家分組進行設計思考與提案。

 

依然記得,那是一個陽光煦煦的午後,我們那一組的成員圍繞在一張長桌坐著,大家開心的分享彼此的生活背景,分享著自己的夢想。組員雅俐是位藝品生活家,喜歡藝術,燦爛的笑容總讓人傾心;亜純是「打狗好好橋」工作室的斜槓設計師,溫柔而堅定的她,總讓會議討論節奏輕快而明亮;婉瑜是一位熱情充滿活力的城市社會學自學者,長期關注長者與友好社區的議題,並用實際的行動,一步步前進;震國是一位親切的大哥,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弄,致力於社區養老相關的推動;緯庠則是熱愛著這片土地的工程師,最喜歡用單眼為城市的大小角落書寫動人的故事;而我曾在中山大學就讀研究所,現在任職於中山,持續著與中山及高雄的緣分,因此也不斷思考著可以為這片結緣十年的土地做些什麼。我們每個人的專業領域雖然都不同,卻因著對高雄、對鹽埕的熱愛而兜在一塊。

圖:策展培力工作坊鹽埕飯包策展小組合照。

在那個下午,當我們這樣慢慢地聊著聊著,開始發現組員們對於「食物」和「家」的「味道」都有著同樣的好奇與興趣,就這樣確定了策展方向,決定繪製關於鹽埕的《食材散策地圖》,希望能藉此讓民眾走入鹽埕品嚐美食的同時,也能將注意力挪移至座落鹽埕巷弄裡豐富多樣的食材,並藉由尋覓食材的過程,拼湊屬於自己對於家的味道與記憶。正當我們絞盡腦汁思考該怎麼做才能讓這些食材匯聚於某樣作為載體食物時,主辦單位夥伴意琇的一句,「鹽埕區地圖像極了三角形」!「鹽埕飯包」就此誕生。我們集結組員們的文字與攝影專長,希望透過此次的行動與影像紀錄,一起踏尋鹽埕、譜出家味的故事。

 

 

實際走訪鹽埕店家 聆聽鹽埕歷史風華

實際考察鹽埕的歷史,我們發現,自荷據時代先民們臨海捕撈烏魚開始,歷經日治西化、國民政府來台、美援時期,每個時代的變化,都為鹽埕帶來不一樣的刻痕與面貌。而現在的鹽埕,隨著都市發展,人口大量流失,繁榮不再,但卻也因為如此,鹽埕的街容彷彿被時空凝結般,持續伴隨著鹽埕人的日常生活。

 

為了瞭解在鹽埕的店家的生命故事,展覽籌備期間,我們利用下班與假日,挨家挨戶進行店家合作意願詢問與店家故事的採集,最後與九家鹽埕老中青不同世代店家進行合作──正味珍烏魚子50年杏仁茶、信惠虹蔘藥行、阿囉哈滷味、大溝頂雞蛋店、阿雪炸牛蒡、東發商行、梁蘇蘇‧手作食廢墟BAR

 

聆聽鹽埕老字號的店家的故事,從這些店家第一、二代,甚至是第三代的口中,我們逐一了解到,原來,在這裡,曾經是高雄最為繁華的行政區;是政府管制進出口貿易時,南臺灣的舶來品集散地;是美軍駐紮時的娛樂基地;更是高雄逢年過節時,人人必來採買的年貨大街所在地。看著店家描述過往鹽埕風華,閃閃發亮的眼神,我們都不禁感慨時光流逝的滄海桑田,但也因此深深感動,即使時局再怎麼變化,他們仍舊在這個地方堅持著、努力著。

圖:採訪正味珍烏魚子。(陳緯庠/攝影)

可喜的是,隨著時間的推演,雖然許多人離開了,卻也吸引了另一批年輕人走入鹽埕,與鹽埕相遇,創造出鹽埕另一番不同韻味的生命力。「廢墟BAR」老闆從第一次與老屋相遇、到藉由一張模糊不清的紙條,奇蹟似的找到屋主,掏盡自身積蓄買下老屋,最後親手慢慢的一層層蛻去廢墟殘舊的牆面,展露老屋紅磚獨有的熱情活力,期間歷經八年,這八年他的三個孩子也紛紛誕生與老屋一同成長、變化。

又如「梁蘇蘇.手作食」,在第一公有市場歷衰落攤商外移的失落之際,經發局與叁捌地方生活「青銀共市」計畫,吸引了梁蘇蘇兩位年輕攤主進駐創業,在歷經時間淬鍊的洗石子檯面上,添加許多綠植與佈置,為市場點綴溫暖而有朝氣的面貌。

圖:採訪梁蘇蘇手作食。(陳緯庠/攝影)

包山包海包日常 啊!就是這個味!

 

或許是對鹽埕的熱愛,也或許是對家的傳承堅持,我們也發現,這些受訪的店家對於食材的挑選、製作、料理總是有股莫名的堅持。好比杏仁茶堅持只用原豆,並以人工耗費數個小時慢慢脫膜、熬煮;蔘藥行除了盡量選用野生藥材外,更每年花大筆的費用進行重金屬與農藥殘留檢測;烏魚子為了同時兼顧衛生與風味,雖然歷經多次改變與試驗,最終仍選擇古法進行烏魚子醃漬、曝曬,並加強清潔,使食材即使依循老方法,仍然獲得SGS檢驗合格保證;炸牛蒡也遵循著奶奶的配方與食材挑選,只用新鮮不染其他雜魚的旗魚漿製作。

 

每每問起店家為什麼願意這樣做,答案總是不約而同的回應,正是因為看過鹽埕的繁華與衰落,讓他們更感受到品質的重要性,唯有品質才能讓客人吃得安心,也才能撐過許多的風風雨雨。而在這背後,更重要的是,這些味道是他們從小到大熟悉的香氣,再怎麼樣,他們也不希望這個味道就此消失,所以更希望這些味道能被留下與讓更多的年輕人知道。因此,他們選擇繼續守護著「這個味」,讓這個味道,可以被繼續傳承下去。

 

每次採訪結束,聽著錄音檔整理文案時,在反覆聆聽的過程中,內心總是被這些店家的採訪深深觸動著,我想,正是因為他們,所以鹽埕的風貌才能如此多元而令人著迷吧!

圖:店家故事和攝影作品。

人與人之間的連結。家味待續……

 

最終,歷經兩個月多次與策展人俊達及三位講師來來回回的討論、滾動式修正展覽內容。終於,在四月十日,「鹽埕飯包」於廢墟BAR的攝影特展,正式開展!隔日,我們更舉辦野餐活動,邀請對野餐對鹽埕有興趣的朋友,與我們一起同樂。在那個下午,我們先在廢墟BAR的展覽空間一一向參與活動的朋友介紹每一幅攝影作品的取材、視角與店家的故事。接著帶著他們走入鹽埕街弄,購買自己喜愛的鹽埕食材,一路上,我們也跟大家分享賊仔市、大溝頂、崛江商場、國際商場等五花八門的商場命名由來,以及這裡和高雄港緊密的生命脈動。

圖:飯包野餐活動參與者合照。

午後的鹽埕街區,觀光客雖然不多,但大家反而能悠閒地走在路上,聆聽與想像鹽埕過往的輝煌。還有人向們反饋,因為聆聽了這些歷史與店家的故事,所以走在街上,他更能夠將店家與鹽埕的時代記憶串聯在一起;買東西時,也因此產生自己購買的不只是商品而是一份連結在地與人情的豐美體驗,這種超越買賣關係的感受,讓他覺得心底暖暖的。

 

傍晚時分,大家一同坐在鹽埕綠廊,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包出各色各式、只屬於自己的家味飯糰,一邊吃一邊感受鹽埕午後的微風與美好。令人感動的是,即使夕陽漸漸西下,大家仍舊捨不得離開,在那裏,我們悠閒的聊著天,躺著望向天空發呆,實在難以想像,過去的大五金街,佈滿著大型的二手機具,每天都有大貨車進進出出,是個讓行人卻步遠離的場所。

而為期一個月的展覽結束後,組員 們再次匯集起來討論這次策展的內容,我們都一致認為這次的策展如果不是店家的極力幫忙,以及策展人俊達、意琇與三位講師在一旁給予中肯又接地氣的建議,還有大家在工作坊結束後毅然決然捲起袖子全心撩下去的決心與毅力,這一次的策展實在不可能會順利展出,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都滿懷感恩與感謝。

 

雖然這次的看展人數因抓不到能增加曝光宣傳的方式,故實際參與包飯糰的人數並不如預期,但店家反而反過來鼓勵我們,告訴我們寫的這些店家故事他們很喜歡、照片拍得很好看,甚至還安慰我們說道:「還好有你們在做這些事。」我想,社區設計的核心「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正是如此吧!

 

因此,與夥伴討論過後,我們約定這個策展將變成是一個起點,未來會將「鹽埕飯包」朝向永續經營的方式,創立粉專,並洽談各個店家進行活動發起。希望這些都能變成是店家合作與宣傳的平台,大家一起繼續為鹽埕盡一份心力。

我們相信,鹽埕家味的故事,依舊,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