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學期剛開始,學生所收到的第一個作業,就是要去左營完成「一些事情」,不同於過去課堂上習慣透過教科書去尋找理論架構、參考文獻來進行研究,這個作業要求學生實際到左營去「找出三個特殊的符號」、「和陌生人聊天」、「透過一個鏡面拍攝倒影」、「跟蹤一個路人十分鐘」、「閉上眼睛在原地轉三圈後聆聽現場的聲音」等等…,學生們不得分組,得個別透過老師給的任務清單,穿梭左營舊城的大街小巷完成這些任務…

藝術和社會中間的關聯到底是什麼?這是文化領域一直以來常被討論的議題;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何怡璉老師,透過教育部的大學社會實踐計畫《表演藝術社會實踐》課程,和學生們共同探索之間的可能性,在創意發想與實作的部分一起拓展更多的空間。雖然課程名稱看似嚴肅,但課程的本質是非常開放且輕鬆的,「我們沒有去設定這個課程要怎麼去進行,也沒有預設最後要產出的成果形式,因為在學生與社區、概念與實踐的碰撞過程中,會產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火花。」怡璉老師提到。而左營對這堂課程來說也是一個非常合適的場域,怡璉老師:「左營是非常的多元地區,不同的文化、族群、生態都在這裡相互交織,新的事情不斷發生的同時,也有很多舊事物被保存下來,而這些動態的改變正不斷進行中。」

「多元」這個概念不只是在課程規畫與實踐場域,也同樣發生在學生的組成上,這個課程是列為中山大學跨院選修的課程當中,因此除了劇場藝術學系本身的學生,還有來自於音樂學系、社會學系、高雄醫學院跨校選修以及中國交換學生。「這是我上過最有趣的課」目前就讀於高雄醫學院性別研究所的陳冠華一臉滿足的分享到;本身為身障人士的冠華,長期關注社會公益和弱勢議題,在一次觀賞由何怡璉老師所導演的「我是ㄧ個正常人」,以「身障議題」為主軸的表演後,而成為怡璉老師的粉絲,剛好看到中山大學開設這堂課程,便跨校選修來上。「我本來也以為社會實踐就是要做一個很偉大的事情,但課程中讓我學習到社會實踐就是讓每個人的關係都產生一點有趣的連結,如何透過藝術的視角觀察這個世界,並且將我們的知識或能力經驗帶到裡面,也許只是帶來一個小小改變。」

對於冠華的回饋,怡璉老師也分享:「課程中,我們也常常透過同學們的反應和狀態,發現了很多新的可能和想法。」由於這堂課就是需要和社區有很多的接觸,所以除了在學校時的資料分享及討論之外,也經常走訪左營或鄰近的哈瑪星社區。在一次邀請左營舊城文化協會的人員為同學們進行舊城周邊導覽的過程中,由於冠華需要以電動輪椅代步,中間許多路程冠華都需同學們協力才幫忙才有辦法通過,甚至有的景點冠華只能選擇放棄;這樣的情形讓其他同學意識到原來我們的環境對於身障者是如此不友善,因此提議設計一個「乘坐輪椅的左營導覽遊程」,一方面讓一般民眾實際感受身障者的處境,也投時透過這樣的遊程來打造更符合身障者的導覽設計。此外,課程中也會安排不同領域的藝術工作者,到校分享他們如何透過藝術和社會產生連結的實務經驗,在每次的座談與工作坊的互動過程中,同樣可以發現很多新的想法持續在課堂中發生。

「這學期我們會先讓學生分組,以這三個月來對於左營的認識,以及對於社會實踐的想法,用自己想要的呈現方式進行一個提案。」怡璉老師對於期末呈現的要求依舊十分開放,而學生的想法也非常的豐富多元,有規劃舉辦二手市集、有以田調為基底設計城市RGP遊戲、有的同學想將廢墟改造為呈現過去地方特色的大型裝置藝術,也有同學想邀請地方民眾一起進行空屋改造,探索「家」的意義。最後會請學生針對各自的想法設計一個可行性的提案與原型展演,而下學期則從這些提案出發,導入不同的資源協助這些構想,在社區實踐。「我們不一定要做一個很大型、很了不起的活動或製作,而以藝術創作的模式,培養學生的社會參與、非線性的分析問題、用創意解決問題、跨領域整合的能力。」這是怡璉老師對於設計這堂課程真正的概念。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空間,強調從學生有興趣的議題出發,親自在城市空間中實驗,讓人感到不思議的不僅是左營豐富的人文環境,還有年輕學生無限的想像和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