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巴清雄(社會學系助理教授)、陳頤瑄(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兼任助理)

 

過往人類文化智慧往往透過良好的保存收藏在博物館中,但這些結晶也同樣在生活中可以找到;中山大學USR-Hub雲霧山林黃金城計畫主持人同時也是魯凱族人的巴清雄老師,結合社會學系「博物館社會學」課程,配合部落祭儀時程於5/21(六)邀學生一同回鄉參與小米揹回家(papwabalriyu)文化活動,體驗的男人負重(Twatinatina)及男女老少揹小米的當地特有魯凱族農業文化,實際感受透過生活儀式留下來的智慧文化。

 

要舉行papwabalriyu的文化活動,必須農地主人當季採收120把的小米產量,才可以邀請部落協助把當季採收的小米、花生、玉米、地瓜等作物搬運回部落。一早部落耆老在農耕地向中山大學的學生講解魯凱族農業地景、栽培傳統知識,魯凱族族人如何在高聳崎嶇不同坡度的變化地區,利用有限的耕地面積,進行不同海拔、適應不同環境的作物進行栽培,搭配節氣與作物生長期的差異來開墾農事,使每個時節都有糧食來源。不同於平地農作模式,族人從古至今皆使用傳統耕作(未使用機械或化學肥料),一塊耕地除了種植小米,還混作台灣藜、玉米、米豆、甘藷、樹豆、南瓜等作,因地形變化大,在其周圍空間亦會栽種旱芋頭、花生、地瓜、假酸漿植物、香蕉等等的混作鑲嵌地景,便形成天然的生物防治;而採收過後的小米植株將會留在原地,透過火燒及土埋的方式轉化為有機肥料,部落裡歷代傳承的農耕方式想傳達的正是對生態環境的敬重,以及教導人們建立生存的本能。

魯凱族傳統農耕混作栽培暨其他作物鑲嵌地景

花生的根系

花生的根系可與土壤根瘤菌共生,進行固氮作用。

每年在小米採收的季節裡,小米搬回部落活動是魯凱族的農事年度盛事之一,此項活動源自於原民互助合作的精神,收成數量達120把以上的農地主人才可以號召全部落的人,參與的人不限年齡及性別,只要有能力背物品的人,都可以帶自己的籃子(大小依個人的能力決定)協助農地主人將小米從農地搬回部落。在搬運過程,會特別用一個大的竹編籃子盛裝約250-300公斤的小米,這是小米搬運過程重要的娛樂(makalrwalrumale),所有參與的男人、未婚的青壯年,都可以挑戰背負,不限你能背的距離多遠,重在參與。對於年輕人來說,是讓族人肯定自己能力的機會。至於未參與揹負小米的耆老、婦女或兒童則會在家屋準備食物等待迎接搬運小米回家群體。此項活動的意義不僅僅是告訴所有族人今年的收成、分享喜悅,舉辦小米背回家活動的農地主人也會將好的種原送給往年收成較不好的族人,而透過活動的參與,教育新一代年輕人永遠不忘團結共享的精神,並鼓勵年輕人勇於面對挑戰。

出發!

此趟活動學生揹負體驗路線

第一組 霧台公所大武聯絡道

組 大武聯絡道霧台車站

霧台車站主人

豐收的榮耀

小米揹負隊伍抵達家屋後,將進行「小米榮耀儀式」,由部落耆老(marudrange)揭開小米酒,公布路程中哪位男人走了最長,分享過程中有趣的互動,並述說該家族在農事上的成就,若連年舉辦小米負重活動的主人可配戴象徵栽培小米榮耀標誌的小米頭飾(karusalai),並與所有族人一起享用傳統美食。

此趟霧台文化體驗之旅,學生以「生活文化」、「生態環境」與「部落飲食」三地景組別,針對不同主題深入霧台及神山兩區進行實地踏查與紀錄,例如生活文化地景組同學觀察到魯凱族人的家屋雖然皆由石板建蓋,但高度及結構有些許不同,是由於當時政府考量極端氣候影響及相關法規限制,鼓勵族人建造結構採用現代材料和規劃內部空間必要機能與隔間,由此看出部落傳統工法與現代建築法規的演變脈絡;部落飲食地景組同學則發現魯凱族人對於小米的不可分割性,以小米為食材可變換多樣食品,如小米糕(abai)、小米乾飯(kucegane)、小米酒(kabavane)等美食,而經歷過小米負重更能體會食材的珍貴。魯凱族霧台部落除了小米,還保留的相當多樣性的食物,如主流社會的香蕉水果,在霧台部落是屬於糧食作物,可以同其他作物一起煮食。

小米糕(abai)

小米乾飯(kucegane)

學生參觀獵王的家屋,在魯凱族的文化抓到五隻公山豬才可配戴一支百合花,最多可配戴五支,若超過此數量則會配含苞的百合花,代表花苞裡面各個小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