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中山新聞,海事所提供】
自己的家園自己護!屏東離島小琉球旅遊興盛,為地方創造觀光財,但過度發展也使潮間帶生物密度銳減八成,且珊瑚覆蓋率從全國最佳,跌為全國最差。為守護當地海洋生態,中山大學海科院團隊協助屏東縣府整合當地紛雜意見,成立第一支有制度的小琉球保育巡守隊,促使當地居民自己守護自己的家園。
小琉球四面環海,蘊孕豐饒的海洋資源力,然而生物資源除了傳統漁業的捕撈消耗之外,看似綠色產業的觀光,當過度發展時,產生民宿四處叢立、大量垃圾污水、遊客擁擠踩踏、海鮮過旺需求、非法漁獵頻傳等等亂象,反而造成環境、水質、生物組成結構性的改變。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特聘教授張水鍇組成的研究團隊過去受縣府委託進行調查,發現過量遊客已對小琉球環境生態造成傷害,由珊瑚礁組成的島嶼,卻有全國最差的珊瑚覆蓋率。當地雖有不少有心保育行動之地方團體、民眾,但意見不易整合。
為維護海洋資源永續經營,張水鍇教授及海洋科學系張詠斌副教授團隊,協助屏東縣政府擬定多項保育措施外,也在海洋保育署經費支持下,走入地方溝通討論,並結合在地社區,首支保育巡守隊在杉福漁港正式成軍!巡守隊由屏東縣長潘孟安親自授旗,並與海保署署長黃向文共同勉勵站在第一線的保育尖兵,為海洋保育注入新能量,共同守護珍貴的海洋資源。
本次輔導成立在地保育巡守隊,包括公開招募晉用巡守隊成員,並安排系列課程強化其保育知識及巡守技巧等,也建立與海巡署的快速聯擊通報管道,提高執法的效率和能量,希望藉學術資源的注入及鼓勵社區參與,如培植公民科學家等,與地方連結,順利推動海洋資源保育及珊瑚復育等相關行動,讓小琉球海洋生態永續發展。
面對觀光發展與資源保育的拉鋸,常是觀光主導掛帥的局面,張水鍇教授認為,此時正需要學術單位的參與,透過學理、調查、教育,以客觀的方式呈現科學資料,雖不足以立即翻轉局面,但至少可以發掘事實、提出解方,供主政者參考,以盡學界社會責任。為此,中山海科院團隊近年來不斷進行實地研究,也積極協助縣府與漁會及地方團體溝通,以凝聚社區共識,希望結合學界能量,共同守護海洋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