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院/劇藝系提供】
在時代追求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哪些記憶與身體消失了?中山大學劇場藝術學系助理教授何怡璉、空表演實驗場即興舞蹈家陳宜君、視障藝術家許家峰共同策劃,攜手高雄文學館共同執行「奇花藝草2.0」,為結合文學、閱讀、身體行動與劇場的跨域在地計畫,透過自我身體、社會身體、生態身體三面向,重新思考天、地、人的關係,並探討跳脫二元對立思考的表達行動、以非人為中心的社會藝術,思考藝術的永續性。
「異身體」系列工作坊以《台灣身體論》一書為參考,邀請國家文藝獎得主王墨林主講前導講座「受限的身體如何動起來」。王墨林以多年來與盲人發展表演的劇場導演經驗,談論表演者的主體性如何從明眼、盲眼人角度談表演的藝術轉化與身體政治。無論是明眼人或盲眼人,唯有自己才是表現的主體;現場也提供即時聽打,激發不同族群的參與者思考表演與個人的存在關係。以裸體觸覺作為發展的藝術家蘇品文提問:「盲眼人之於裸體表演,要如何欣賞呢?」王墨林、視障藝術家許家峰和活動參與者激起熱烈迴響,現場從黑暗視角討論身體觸覺所產生的獨特性、有機性,黑暗的同義詞並非恐懼,將所有知覺交付感官觸覺去感受空氣,並引發共感,認為黑暗即自由。此外,王墨林也呼籲:「勿以正常人身體去複製障礙者身體。」藉此與身體五感出發的文化平權計畫響應,「找到主體,才能知道你在平誰的權」,受限的身體應擁有更高層次、格局的肢體展現。
「奇花藝草2.0」將陸續舉辦系列活動,「異身體」系列工作坊4月29日、30日將邀請小劇場工作者吳思鋒、鄭志忠、身障講師群,聚焦《台灣身體論》第六章〈身體的典籍化〉段落,引領如何運用身體來閱讀《台灣身體論》工作坊。29日上午「異空間」系列前導講座邀請《真實的動:社會流現劇場》譯者,同時也是商業顧問、EcoSystems Futures Activation Hub發起人黃秋燕主講「即興與社會場域」,鼓勵社會大眾踴躍參加,以此親身體驗自我與社會身體的解放與流動。
更多工作坊可參考Facebook空表演實驗場 Kong Performance experimental f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