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轉自城市共事館

國立中山大學西灣學院吳亦昕助理教授與USR「邁向永續轉型: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計畫攜手東海大學日本語言文化學系共同培育國際人才、跨域合作。學期中與日本北海道名寄市立大學跨域專業課程「地域協作」的師生線上共課、名寄市市長加藤剛士與談,充分了解名寄市現況後,於今年初前往名寄市促進地域協作與文化交流。除了與在地學校、組織、青農等單位見學,兩校學生也在市民文化講座介紹台灣宗教、飲食、地方文化等,並向名寄市役所提供觀光服務提案、協助日本名寄市觀光協會導覽手冊的中文翻譯,落實國際共學與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

日本北海道名寄市市長加藤剛士於課程見學前來國立中山大學與兩校師生與談。

名寄市役所交流歡迎會。

108-2學年度吳亦昕老師曾帶領「日本國際志工」服務學習課程學生至名寄市見學,並在2020年由西灣學院與名寄市簽訂地區活化國際連結備忘錄,後因疫情而暫緩訪問,但在疫情艱困期間中山師生募集物資送往名寄市,更奠定了雙方情誼。期間也持續與名寄市立大學維持協作式線上跨國學習課程(COIL)。

 

時隔四年,隨著疫情趨緩、邊境解封,為了重新開啟實地服務學習,吳老師與東海大學日文系主任張瑜珊、名寄市立大學保健福祉學部教養教育部副教授Martin Meadows、今野聖士、名寄市役所交流推進課主查李珮琪透過多次線上會議討論,共同設計本次跨校國際服務學習課程。在出國服務之前,學生首先在校內完成了為期18周的課程,不僅學習了名寄市的基本情況和面臨的問題,還與東海大學日文系以及名寄市立大學的學生組成跨校團隊。學生共同在線上構思了前往名寄市的服務方案,並分組準備市民講座和高中交流教案。2024年1月15日至26日,學生在名寄市交流促進課的指導下,於名寄市進行了實地服務學習。名寄市市長加藤剛士不僅熱烈歡迎,還親自於學期間拜訪中山大學,與兩校師生討論課程及實踐方案。

中山、東海與名寄市立大學三方線上共課,以兩地在地特色零食破冰。

在名寄市立大學與進行實體課程。

抵達名寄市開展服務活動期間,學生與名寄市立大學、名寄高中、名寄產業高中、美深高中的學生進行了深入的文化交流,包括介紹台灣的宗教、飲食和節慶文化等主題,交流形式包括日文和英文發表。此外,也協助名寄市社會福祉協議會辦理以幼兒為對象的「玩具樂園」,介紹台灣童玩。更在市民文化中心舉辦「台灣過年習俗」市民講座,此次活動還加入了到名寄教育旅行的台北市中山國中師生,一同向名寄市民介紹舊曆新年習俗。現場布置成年貨大街,邀請市民一起揮毫寫春聯、吃年節零嘴、玩刮刮樂,熱鬧滾滾,受到市民公眾好評和日本媒體的報導。為了理解名寄市號稱日本雪質第一的觀光亮點,學生們也實際體驗了滑雪、雪上摩托車和冰壺等冬季雪上活動。還有參訪北國博物館學習到在台灣很難想像的極寒之地生活知識,以及到北昂天文台用反射望遠鏡觀測月亮和土星。

 

在名寄市交流推進課大力支持下,學生也獲得與在地青農交流的珍貴機會。親自採摘青農種植的星空雪見菠菜,用在地特產自煮烹飪,一起享用並談論青年返鄉與移住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學生也運用專業協助日本名寄市觀光協會導覽手冊的中文翻譯、並在成果發表會提出天文台規劃夜宿觀星活動、研發名寄市吉祥物雪球夾等服務提案。

 

本課程系統地涵蓋了從線上共學、分組設計服務內容、實地實施與體驗學習、團隊反思與討論,直至成果展示與個人反思的全過程。此方法不僅突破了傳統偏向勞動的服務學習模式,還促進了學生的整體發展。人文暨科技跨領域學士學位學程大三學生蔡旻蓁回饋:「因隔代教養從小就感受到城鄉教育差異,對國際交流也很害怕,但經過這次課程經驗,成功跨出舒適圈並在未來想更積極關注SDGs中的教育資源不平等議題和地方創生精神。」吳亦昕老師也指出,中山大學學生的英語能力結合東海大學日文學生的語言專長,使得這次學習名寄市的地方議題、與市政府、學生、市民的溝通交流更加有效,並實質地促進了台日協同地方創生實踐,為當地帶來實質的助益,同時也拓寬了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和跨領域創新能力,未來將持續發展此新型態的國際服務學習課程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