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國科會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簡稱HISP計畫)《渡・左營》團隊,攜手合群里長服務處、建業新村以住代護青年,每週二上午於合群社區舉行為期三個月的多媒材創作課程,預計於明年一月底進行成果展覽。過去五年,《渡・左營》團隊在舊左營擾動較多的場域為果貿社區、閩南舊聚落,這是第一次在合群社區及明建社區執行社會實踐行動,此地早期為校級以上的軍官所居住的眷村群,而合群新城為眷村改建大樓,分「忠、孝、仁、愛、信、義、和」7 個區共23棟大樓,大樓外觀相似。合群新城近4000居民,65 歲以上人口比31.87%,老化指數為440.31%,社區內公設嚴重缺乏、生活機能不完善、里民公共活動空間不足,因此也造就了居民們生活不便利、足不出戶等現象。葉維俐博士後研究員指出:「高樓住宅常導致社區網絡解體和鄰里關係的疏離,並不易建立新的人際關係網絡。合群新城為原自治新村眷改為集合式住宅的大樓群,原眷村集體記憶逐漸消逝,里民之間卻因建築樣式而有了疏離感,對於地方的認同與歸屬感產生了變化。」因此,葉研究員辦理【合群人-多媒材創作課程】為嘗試在社區中組織建立多樣的合作平台,串連社區中的異質性群體,促進不同群體能共享社區資源,凝聚新的社區意識,連結社群網絡,同時創建新的社區發展方式。
《渡・左營》團隊11月7日於建業新村的屋合之眾舉辦課程說明會,來了15位合群新城的居民參與。於說明會中,由渡左營葉維俐博士後研究員向居民們介紹渡左營團隊、這次的合作夥伴-合群里長服務處、建業新村以住代護青年屋合之眾、流動部落,並說明本次的課程內容。本次參與課程的學員共12位,並於11月14日正式開始【合群人】的課程,第一堂課程《渡・左營》團隊帶學員們去建業新村串串門子,邀請屋合之眾-樂聲手釀綠屋的主理人蔡青玿,帶領學員們體驗藍染手作。在他的帶領下,學員們實際綁紮方巾和棉襪,有的加入冰棒棍、有的加入彈珠,而橡皮筋的鬆緊度也會影響藍染的顏色分布,學員們認真的思量著討論著,綁紮後的布料需要進行幾回合的浸泡與曝曬,透過藍染染液,就能製作成獨一無二的作品。到了最後開箱時刻,將橡皮筋、冰棒棍、彈珠拿掉,把布料、襪子攤開後,大家一陣一陣的驚呼,學員們雀躍的心情完全寫在臉上。
在綁紮布料的過程中,學員們也分享以往住在眷村的串門子回憶,就像是到鄰居家聊聊天、分享美食菜餚,甚至跟鄰居借了碗盤,歸還時一定會附上包子、水餃、蔥油餅呢!而學員們也提到,眷村的小孩們最幸福了,隨時都可以到鄰居家吃東西、玩耍,輕鬆穿越竹籬笆就到鄰居家,彼此情感連結非常緊密。更分享到,若是眷村中有人拿起大剪刀修剪社區草叢,自然就會有人開始一起整理維護環境,一起掃落葉。大家你一言我一語,不但感受到以往眷村舊時光的鄰居好感情,也感受到如此強力的凝聚力跟向心力是現代社會望其項背的。
第二堂課程由流動部落的黃肚臍老師(本名黃婉容)來帶領大家認識新朋友,課程中,學員們分為兩兩一組,只能找互不認識的學員為同一組,原本害羞的學員們在互動過程中,越聊越起勁,這才發現原來有重複的人際關係網絡!肚臍老師也以荷蘭畫家蒙德利安的新造型主義畫風,設計一個小活動,學員們在認識彼此之後,需要將對對方的感覺用三個形容詞寫下來,並找出這些描述各自對應的顏色,最後將這三組顏色塗在畫有不同大小方格的畫布上,每個方格只能塗上一種顏色,覺得對方哪個特質比較凸顯,就塗在比較大的方格上,大大小小各種顏色的方格,就組成每位學員對於新朋友的印象。藉由【合群人—多媒材創作課程】可以觀察到學員們雖然都同住在合群社區裡,但社區中沒有完善的生活機能設施、商家,也沒有足夠的公共活動空間供大家使用,因此間接降低了認識新朋友、建立關係的契機。今天一位學員很愉快的分享「我平常不出門的,因為這課程我認識了好多人,我好開心!」透過這個過程慢慢地形塑大家的社群網絡關係。
《合群人》代表的是在合群社區的每一位居民,大家都被舊左營的土地滋養著,有著同住在眷村裡的回憶,也因為移住至合群新城集合式住宅之後,形成了碎裂式的人際網絡,曾經很輕易就能到鄰居家串串門子的日常,現在成了以LINE彼此問候的習慣,希望能夠透過【合群人-多媒材創作課程】,將大家的社群網絡重新串連起來,一起討論,共同創作屬於合群人的願景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