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本月日本愛媛大學社會共創學部福垣內暁、山中亮准教授、森本悠暉職員帶領十二位學生來訪國立中山大學,台日師生一同前往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場域旗津、旗山兩地,共創地方社區活動與農業廢棄物創新發展。利用台日傳統手作和趣味運動帶領師生和旗津技工舍長照據點實踐巷弄站長者們互動,也以農業廢棄物再利用與地方創生為學習目標。利用高雄地產的香蕉假莖再利用製作和紙,並與旗山地方品牌金旗山城交流兩地香蕉原料造紙的工法及運用的可能。今年六月本校西灣學院伊藤佳代助理教授將帶領十一位學生回訪愛媛大學,見學日方實踐場域與地域創生合作方法。

日本愛媛大學教職員帶領十二位學生來訪國立中山大學,台日師生一同前往本校大學社會責任實踐場域,共創地方社區活動與農業廢棄物創新發展。

西灣學院伊藤佳代助理教授創新課程「香蕉台日共學:農業廢棄物的創新應用」由教務處教學發展與資源中心與USR邁向永續轉型與創生:城市共事館的全球在地實踐計畫支持。延續USR城市共事館過去研究台日兩地關於農廢議題的問題與解方,這次邀請日本愛媛大學福垣內暁准教授、造紙專業的學生來高雄交流利用香蕉農廢造紙工藝。高經濟價值的香蕉,背後其實產出大量的農業廢棄物,過去福垣內老師以愛媛縣當地的芭蕉為材料,研發芭蕉和紙,成功結合減碳與創新,推動農業廢棄物再利用,並和地方傳統產業結合,製作和紙標籤、飾品等。

日方學生以高雄旗山的香蕉假莖、香蕉心帶著中山學生製作薄如蟬翼的「日本傳統工藝和紙」。

福垣內暁教授香蕉農廢造紙工藝,成功解決農廢並減碳、創新。

這次在台以高雄旗山的香蕉試驗,並由日方學生教學,讓中山學生對於「再生紙」有了新的認識。追求薄如蟬翼的「日本傳統工藝和紙」改利用香蕉假莖、香蕉心去製成的,分子雖是奈米等級,但彼此的纖維韌性卻比一般紙張強勁,觸感有如塑膠薄片。並承蒙旗山在地青年「金旗山城」郭俊宏先生的協助,參訪友善蕉園和認識如何利用香蕉葉、香蕉絲等農廢製作成商品和體驗教育遊程,不僅認識兩地香蕉的異同、也看見未來地方創新創業的可能。企業管理學研究所碩一學生蘇昆彬表示:聽完金旗山城的工作人員解說關於在地產業的再生與活化非常欽佩,也思考未來向自己家鄉的夕陽產業再生與活化,來回饋家鄉。

友善蕉農帶著台日學生參訪友善蕉園和認識如何利用香蕉葉、香蕉絲等農廢,製作成商品和體驗教育遊程。

「金旗山城」郭俊宏先生與台日學生分享在地產業的再生與活化經驗。

此外,體育社會學專業的山中亮准教授利用日本摺紙和紙氣球帶領師生和位於技工舍的旗津醫院長照據點實踐巷弄站互動,運用肺活量和手部精細動作來活絡身體,以及打破語言的隔閡。旗津醫院的主任、手作老師與志工等亦用心教導日本學生如何製作傳統喜慶剪紙,透過中山學生協助長者與日本學生之間翻譯,整場活動熱鬧滾滾。三天的充實課程不僅讓學生參與社區實踐與地方活化,也增加了關於當前農業廢棄物的創新可能,並在課程尾聲共同提出可能解方和未來發展。西灣學院王宏仁院長也表示,很高興中山與愛媛師生多年來可以持續有更多元跨域的交流,未來也將繼續支持跨國社會實踐的計畫,期待六月學生返國的成果分享。

山中亮准教授利用日本摺紙和紙氣球帶領師生和位於技工舍的旗津醫院長照據點實踐巷弄站互動。

台日學生帶領在地長者一同創作,營造出青銀共學的典範。

日本愛媛大學師生參訪西灣學院,進行多元跨域的交流,也期待後續學生們成果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