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灣學院提供/轉自中山新聞】
為了推動霧台原住民文化永續,並將原住民生活場域轉化為新型態博物館,中山大學教育部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與OSUN開放社會大學網絡公民參與計畫(OSUN Civic Engagement Initiative)合作舉辦「新世代的參與式博物館 歷史與願景」系列精彩座談。其中「人類學博物館@典範轉移: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的實踐嘗試」場次由中山大學西灣學院王宏仁院長主持,邀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兼博物館主任郭佩宜分享,討論博物館在策展過程中的人類學思考及共作轉型。
郭佩宜主任提到,中研院民族所從1950年代強調「採集文化」的標本室,慢慢轉型成「展示」的博物館,直至今年則創立「數位博物館」與「共作文資計畫」,可以看出,民族所從單純的採集者與研究者身分,開始並進思考「文化的公共性」及「博物館與原住民間的權力關係」。例如民族所曾經利用原住民語作為策展策略,使觀眾進入展場當下產生「我看不懂」的感受,進而讓觀眾理解原住民進入有別於部落的社會時所產生的文化衝擊。除此之外,郭主任也強調民族所博物館希望能在展覽呈現及策展時,透過人類學的多向思維,反覆思考群體間的權力關係,例如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採集者與販售者、文物財產所有者與文物原出族群等角色轉變。透過反覆省思博物館的定位,與部落保持溝通並聆聽其想法,希望能去除殖民者的霸權思維,轉而使博物館與原住民族成為「夥伴」。所謂「共作」,不僅是合作,更涵蓋共同創作,希望能使博物館從單向的文化蒐藏展示,藉著與原民合作與交流開創新視野,成為「文化傳承者」。她更強調,去殖民不只是當代博物館的重要挑戰,也是中研院民族所近年的核心工作。
至於如何做到「去殖民」?郭佩宜主任指出民族所的核心精神有三:知識的公共性、共作的關係,以及數位的超連結。首先,不只對外提供民眾與部落公共參與的管道,對於博物館內的學術工作者也必須產生文化的使命感。再者,博物館應與部落維持夥伴關係,而非上對下的殖民視角。第三,博物館數位化目的是為「公開資訊」,使典藏或特展更能觸及到民眾,同時也提供原民部落調閱文物的管道。綜合上述三元素,郭主任寄盼博物館能作為社會「公共的腦」,從展示、研究、典藏,到教育推廣,都能往更加開放且平等的關係,持續讓博物館成為討論與交流的場所。她也提到博物館轉型的過程中難免受到阻礙,例如民族所文物借用展示的機構必須依照政府規定、文物財產權的爭議等,因此面對共作專案時,博物館要以細膩的心思處理每個個案才是正道,也要尊重源出部落的文化權。
座談會後參與者提問「如何啟動與原住民族人的共作?」郭佩宜主任認為,談論與原住民族人的共作時,首先需要認識到「共作」是機構內部的自省與核心,且部落的主體性與能動性是共作的關鍵。例如,魯凱族部落可能更重視具有經濟性質的計劃,那學者無需強迫族人參與與經濟性質無關的共作。郭主任表示,現在發達的科技雖也讓部落的年輕人可以接觸到相關資源和資訊,然而光是等待他們主動尋求是不夠的,機構應該主動伸出手,提高資訊的可及性,並主動聯絡有興趣的部落。與部落建立長期的關係是共作成功的關鍵,而不是單純基於機構的任務或目標去推動,「這個過程需要足夠的時間和耐心,真正的共作是當所有參與者都願意往前邁出一步時才能實現。」
中山大學教育部USR計畫「作為NATIVE博物館的霧台」由西灣學院王宏仁院長主持,巴清雄助理教授、于欽平副院長共同主持,同時集結通識教育中心、社會創新所、教育研究所、亞太區域研究所、社會學系、光電工程系、劇場藝術學系等跨領域專業,企圖透過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文化保存、研究等展現霧台魯凱族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