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楊真宜(中山大學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博士後研究員)

 

今年初因疫情關係打亂了原本社區劇場計畫的步伐,疫後時期中山大學HISP計畫左營團隊再度公開招募了舊左營軍眷區、舊城區以及跟左營有淵源且樂於分享故事與表演的居民們一同參加9/17在高雄市圖書館左營分館所舉辦的舊左營社區劇場見面會。

 

說起左營,第一個印象是甚麼?高鐵站、巨蛋、還是蓮池潭?在舊城南門的一側,高雄市圖書館左營分館裡,熱烈的討論聲此起彼落。左營很老,卻也很新,是鳳山縣的縣治、是日治時期南進的基地、是全國最大單一軍種眷村、也是高雄的新興住宅區。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不同階段移居至此的居民也與土地產生了不同的故事,以及各自欣賞及詮釋左營的角度。見面會當天,中山大學劇場藝術系林宜誠老師帶領著大家一同述說各自與左營的淵源、故事以及對於這場屬於社區的劇場有什麼期待與想像。

舊時的眷村其實只有竹籬笆與矮牆,隔壁家的小孩在哭鬧,夫妻吵架左鄰右舍皆知道;家裡沒有醬油就去隔壁借一下,你家的小孩來我家吃飯,我家的小孩去你家玩耍,一個眷村就如同一個大家庭。住在自強新村的居民因為鄰近柴山,則是每天要面對蛇與猴子的侵擾,化身現代桃太郎驅逐這些誤闖自家的小動物。從這些居民的口中親自說出,格外的有畫面。

 

而除了溫馨小品以外,當然少不了腥風血雨,果貿長大的王大哥述說著在省籍情結嚴重的時代,舊城與眷村區是王不見王,各自佔據山頭的雙方難免擦槍走火。儘管只是聞聲,但說得是讓人驚心動魄,冷汗直流,將在場的男女老少一同帶進那段舊時光。

 

左營大路與西陵街曾經的熱鬧繁華、小上海及後街的人聲鼎沸,讓人擠都擠不進去,居民及軍人的娛樂及消費曾經將此地的經濟推向高峰;舊時遍布的菱角田,許多來不及看到的畫面如今只存在居民的從前,就像是台北長大的劉小姐,每當火車經過一排中油煉油廠時,就知道媽媽的故鄉到了,但如今的煉油廠已拆除,取而代之的是高鐵站;許多古厝年久失修,甚至拆除殆盡成為新的柏油道路,竹籬笆與矮平房多數也改建成了大樓,住戶也不再僅有外省軍眷族群……許多的許多從居民的口中述說著,讓聽者充滿臨場感也感受著當時的溫度。

二十歲的眼睛與九十歲的眼睛,先來後到的居民所看到的左營截然不同,但不變的是我們都居住在左營,在這新舊融合、族群交融的左營,還有許許多多的故事等著我們去發掘。

 

這些故事最終將如何被轉譯?如何以社區劇場的方式呈現?居民與青年們會如何共學、共作,彼此將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相信您也很想一探究竟吧!歲末年終,農曆年前即將揭曉,邀請大家持續關注「渡‧左營」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