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地方價值與創新 文化事業來領航」工作坊大合照。

文 / 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近年愈來愈多人投入地方創生的行列,加上「創生3.0」政策將從明(2025)年起正式上路,創生事業已然成為地方顯學。其中文化事業是重要的一環,包括文化人才培力、文化空間營造與運用及文化事業推動,都是推動地方創生不可忽略的重點。

 

對此,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以下稱南輔中心)年度第三場縣市交流活動,特別針對「文化事業」主題,透過講座和工作坊形式進行交流。活動首先由南輔中心、文化部夥伴和地方團隊進行分享,另外再針對「文化商品開發」和「服務體驗設計」兩大面向,邀請業師帶領學員實際操作規劃過程和留意重點,本篇為下半場工作坊重點紀實。

 

設計是為了傳遞正確的價值

工作坊首先由兩位業師帶來精采案例分享。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林杰輝藝術總監先就過去和地方合作的經驗,說明如何把設計導入特色商品開發與包裝。他強調,設計委託案並不是設計師或廠商一方說了算,設計師雖然有設計專業,但不一定熟悉製程或開發,必須先溝通凝聚共識,才能為商品勾勒出清楚正確的價值。

 

他以甲仙小林社區的百福餅包裝設計為例,原本大家想要保留小林的文化,但又希望傳統做出區隔。經過溝通後,他認為與其把設計重點擺在區隔,更應該跟消費者溝通的是:這個產品是什麼?特色在哪裡?因此他才選擇以盛開的百香果做為視覺焦點,其次融入當地大武壠族的招呼祝福文字和刺繡元素。

 

你有沒有創造市場的記憶點?

商品包裝設計的另一項重點,是有沒有讓消費者留下記憶點。杰輝總監以鹽埕第一公有市場(以下稱鹽一市場)的「鹽埕選品」為例,團隊透過在地組織的媒合發現,鹽一市場有年長者販售傳統商品,也有年輕人賣創意料理,是一個青創共融的多元場域。因此討論後他們選擇「組合」的方式,讓地方可以依不同時節,配搭不同款式的商品禮盒;同時將色彩、字形等設計融入鹽埕符碼,希望讓消費者帶走這個地方的感覺。

 

另外他強調,創造記憶點時,應該回到消費端立場。以他們之前為玉井望明社區發展協會開發的芒果饅頭為例,對消費者而言,饅頭非高價值商品,即使好吃也不太可能大老遠跑到玉井購買。於是設計包裝前,他首要思考的反而是怎麼創造產品的價值。最後他提出把饅頭做成肉桂捲的模樣,並試著把原本低單價的饅頭包裝成禮盒,使產品增值;後續才用包裝設計突顯在地特色。他表示商品包裝設計或許跟本身開發無關,卻可以是一種思考上的輔助。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林杰輝藝術總監分享和地方合作的案例。

與社區串連 創造友善地方的旅行

工作坊緊接著由港都認識王負責人黃祺瑋進行分享,告訴大家他如何透過遊程串起在地連結。

 

祺瑋表示成立港都認識王的契機,是因為他加入鹽埕「參捌地方生活」後,發現當地社區凋零嚴重,令他決定利用過去在NGO做議題、在旅遊業導入人流的經驗,創立「港都認識王」旅遊品牌。也因為這樣的初衷,他設計的遊程都有個共通點,就是跟地方串連。例如他之前曾跟參捌地方生活合作,利用導覽串起鹽一市場的新進店家,讓這條遊程一炮而紅,如今許多遊客到高雄都會把這條路線加入旅遊清單。

 

祺瑋還分享一個小故事:知名樂團拍謝少年的虱目魚頭形象,是來自鹽埕老店「阿宗虱目魚」,每次他帶導覽都會提及這一點。原本老店並不覺得賣小吃有什麼稀罕,但因為這樣的導覽和遊客回饋,慢慢他們也開始對自己的店產生認同。祺瑋認為串連社區的重要性,在於它不只能為地方創造價值,同時也凝聚了地方的認同感。

港都認識王負責人黃祺瑋希望創造友善地方的遊程體驗。

如何設計成功的遊程體驗?

那麼要如何設計一套成功的遊程體驗?祺瑋特別提出幾個重點,包括:確立商業模式、內容分眾、扎實田調。

 

祺瑋分享,由於自己希望創造友善地方和環境永續,所以特別結合地方團隊的文化體驗或是地方風土餐食,串聯地方店家創造多元共好,再透過收費模式提供給遊客。先前他企劃的大港開喝或大港開吃,皆是採取這種模式,一方面讓遊客覺得超值(一次品嚐好幾家在地美食),一方面也打造地方共好。另外他還開發符合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在地旅行,讓更多企業願意親近地方文化和支持地方創生。

 

除此之外,清楚導覽客群是誰,對於遊程設計也十分重要,即使同一個場域,不同的對象也需要有不同的導覽路線。他分享之前以鹽埕第一公有市場活化時,特別設計了四條適合不同族群的導覽路線,包括:埕市物語(文史迷)、滿漢大亨(美食饕客)、市場天王(學童)、Super Market!(英語導覽員培訓)。他表示先理解「對象是誰」,才能將地方DNA做適當轉譯,真正符合消費者的需求。

 

不過這也代表著,設計遊程前必須跟地方深度討論。祺瑋認為,唯有深入田調才能了解地方,如地方的人口轉換、產業變動等等,設計出來的遊程也才有厚度。港都認識王在2022年出版高雄港為主題的《海魄(port)浪》,便是在這樣理念下誕生的刊物。為了讓田調更扎實,他們查訪地方產業、調查大數據,還做人物專訪,藉此了解地方發生什麼故事、有哪些內容可以串連。後來他們將這些豐富的文史資料轉變成講座、展覽及導覽遊程等一系列海魄浪活動,相當具特色,值得地方團隊參考學習。

 

工作坊後半段,兩位業師分別帶領學員進行「文化商品開發」和「旅遊體驗設計」分組討論,令兩組學員收穫良多。期待本次工作坊為學員激盪出更多創生靈感和火花,未來將今日所學所獲應用在地方創生事業之中。

港都認識王黃祺瑋負責人分享服務體驗設計的重點。

服務體驗設計組小組討論與分享。

映品形象設計研究所林杰輝藝術總監說明如何將設計思考運用在文化商品開發。

文化商品開發小組學員討論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