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engage.nsysu.edu.tw
https://engage.nsysu.edu.tw/wp-content/themes/beanincave

文/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

圖/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實踐與發展研究中心、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

 

科技部與教育部共同合作,推動成立「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9/10(四)推動小組和科技部人文創新與社會實踐計畫(以下簡稱HISP計畫)合作舉辦「2020新實踐暨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國際研討會」。共有全臺16所大專院校的學者,進行41篇論文發表,分享彼此在各個區域,使用不同方法投入地方創生的經驗心得。本次研討會中,中山大學的HISP計畫與西灣學院的團隊發表了8篇論文,分享投入左營、鹽埕、前鎮三個地區,以及和日本交流的創生經驗。

舊港區-培力公民參與,轉動在地意識

 

舊港區的鹽埕是過去高雄政治經濟中心,隨都市擴張與商圈移轉,舊有機能已經不在,雖然地處市中心,依舊產生人口衰退與老化的現象,成為「萎縮社區」(Shrinking Community)的狀態。近期因駁二藝文特區的開發,為鹽埕區帶來新的亮點與觀光人潮,亦有藝文工作者和新興店家受吸引移居於此。然而,鹽埕的原居居民的生活模式,卻與新興的文創與商業產業呈現斷鏈,無法在地生根。駁二帶來的龐大人潮,並沒有真正讓社區居民受惠,也無法深入認識地方人文;對於民眾來說,這些人潮帶來的假日的塞車吵雜與不便,多過實際的經濟效益。

鹽埕的低矮建築對照遠方苓雅前鎮的高樓群,反映商圈發展的轉移

由政經系王俊傑老師與科技部HISP計畫林晏渟博士後研究員帶領的舊港團隊,2018起就以「公民參與」為主軸,陪伴社區建立在地意識。首先以建立社會誌(sociography)的混合型調查法,與居民一同聚焦問題意識,,接著與在地討論行動方案的設計,解決社區問題,進一步爭取公部門補助,推動由下往上的公民參與。團隊透過符合在地文化的社會參與式活動與行動方案,讓過去長期沉默的在地民眾,不分男女老少,都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林晏渟博士強調:「公民參與不只是要大家來投票。」團隊同時與在地組織合作,共同提案來建立夥伴關係,甚至成立新興人民團體「鹽埕研究社」,協助在地社群組織化,讓計畫成為創生培力的策略中心研發Affordable(負擔的起)、Accessible(容易獲得)、Approachable(平易親民)的3A技術轉移機制,逐步將審議討論、提案協作、與數位參與的技術移轉給在地社群。此外,針對高齡化,計畫團隊亦運用數位管道,和社區建立起新的溝通模式,包含用Line群組設計「長輩圖」,進行直播頻道等。由於年初的疫情,許多實體活動受到限制,藉此機會推動各種線上平台規劃,做為跨地域及年齡層的聯繫通路。

林晏渟博士也將這些研究觀察與執行經驗,轉化為“Shaping Social-Ecological Systems for Shrinking Community in Taiwan Through socially-engaged Practice in the University-Community Partnerships.”說明如何在大學社區夥伴關係中,以社會參與式的活動共學共作,形成具永續性的在地社會生態系統,以及“Digital Communication in a Shrinking Community During a Pandemic: A Practical Epistemology for Design and Application.”,作為疫情下如何進行數位參與的成果,與大家分享。

中山大學HISP計畫舊港團隊 林晏渟博士後研究員

左營區-回歸常民生活,創造文化創生

 

位於北端的左營,是明鄭以來高雄最早開發的區域,緊鄰蓮池潭畔的舊城區坐落於多間百年閩式古厝及豐富的廟宇文化之中,許多當地居民皆為世居於此的百年家族,保留眾多物質及非物質的文化遺產。此外,以果貿為主的軍眷社區又呈現出另一種常民樣貌;因大時代環境的變遷,來自中國各地的軍人及其眷屬輾轉群居於此,形塑出融合中國各省,卻又置身於閩式聚落旁的獨有眷村文化。在這些複雜的元素交織下,舊左營成為擁有豐富人文底蘊的區域。

音樂系李思嫺老師、政經系李明軒老師與楊真宜博士後研究員的中山大學HISP計畫左營團隊,透過田野調查重現常民文化,並以轉譯地方聲景與凸顯在地人文歷史的方式和社區展開連結。以地方特色為出發點,舉辦說唱大賽、生命敘事及私房食譜、舊左營聲景靜態展及社區環境劇場等多元活動來和社區建立連結,並形成夥伴關係,一同為過渡的老舊社區創造新活力與新價值。今年團隊和地方商家共同發想,將古厝、日治時期地方文史、臺語歌曲融為主軸,舉辦《舊埕黑白喇:做伙來聽歌》社區講唱活動,藉由民眾熟悉的台語歌謠及本土語言,希望達到擾動記憶、凸顯地方特色以及語言文化創生的可能性。計畫團隊亦從研究端的角度,觀察整體計畫執行對地方產生的效益,對於合作主辦的古厝主人、地方商家,以及到場觀賞的觀眾等關係人,進行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並探討活動執行過程中的優劣之處。這些成果與經驗都由楊真宜博士和李思嫺老師共同整合成《臺語歌曲做為擾動記憶及語言文化創生的行動方案》論文進行發表,期望做為未來類似計畫活動的參考資訊。

中山大學HISP計畫左營團隊楊真宜博士後研究員

前草區- 彰顯勞動價值,反轉不山不市

 

前鎮草衙地區則是在台灣經濟發展過程中,極具代表性的特殊區域。1960到80年代,大量的勞力人口從農村轉移到都市,前鎮的重工業工廠、加工出口區、加上世界第一的拆船工業,吸引了來自五湖四海的勞動階層在此落腳生根,當時的前鎮朝氣蓬勃。但隨著時代移轉,高汙染、高勞力密集的產業逐漸外移,過往的榮景不在,遺留下來的卻是環境問題、階層汙名,以及「不山不市」的發展困境。

前鎮區早期拆船作業照片(陳啟清先生提供)

團隊走訪前鎮允棟市場(現已拆除)

中山大學HISP前草(前鎮草衙)團隊與西灣學院兩年來透過田野調查、人物訪談,以及在地的教學參與,累積了不同面向的地方觀察與田野資料,去年亦和在地興仁國中在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舉辦《前鎮草衙我家的事》戲劇演出。這次研討會,團隊從教學介入、實作反思、方法與實踐等三個主題切入,進行五篇文章發表。包含李至昱博士、吳孟珍博士及蔡敦浩院長共同發表的《開創實作共同體:前草戲劇實踐的發現》,以前草團隊和興仁國中、愛慕劇團進行的戲劇創作為主軸,分享跨領域合作的經驗,以及過程中參與學生的改變,並建立出一個具有學習動能的「開創共同體」(entrepreneuring community)。趙可卿老師與李至昱博士從法國哲學家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對當代城市以及勞工階級藝術的論述出發,探討前草地區勞動階級自我意識,並策畫以勞動價值為主的藝術文化活動,將其反思發表為《大學作為社區再生核心:國立中山大學高雄前草計畫的實踐理念與反思》。黃郁晴老師發表的《尋找地方的人、情、味-採輯「高雄•前鎮草衙」生命故事的一些探索》,則用「人情味」的觀點,思索不同地區的人民性格和生活價值觀,並將20多位耆老訪談內容進行梳理,探究前草地區獨特的地方氣息與生活感。

國際連結的部分,西灣學院的吳亦昕老師《以港灣人文為主題的在地實踐與國際連結通識課程群:一通識教師的嘗試》,以本身的課程經驗為例,透過日本大學參與地方創生的案例分享,將通識課程與地方實踐結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動力,亦讓學生從國際視野重新發現台灣價值。伊藤佳代老師藉由USR(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跨國合作,和日本愛媛縣愛南町串聯,透過「線上日文卡拉OK活動」,讓高雄與日本兩廳的銀髮高齡者市民進行文化交流,將過程發表為《台灣USR計畫與日本地方自治團體跨國合作的可能性-以愛媛縣愛南町為例》,未來計畫也會結合服務學習國際志工課程,與愛南町的中學進行國際文化交流。

中山大學西灣學院蔡敦浩院長受邀擔任講評

主辦單位也於當日透過網路連線,與日本大學進行「臺日大學地方連結與社會實踐聯盟籌組會議」。 包含日本的高知、信州、龍谷、千葉四所大學,臺灣則有中山、成功、暨南、海洋、東海、高科,以及科技部HISP計畫和教育部USR計畫等多位代表教授參與。針對臺日聯盟合作的相關內容進行討論,期望在疫情趨緩之後,兩國的學校能夠透過更多的交流活動,讓學生與教師們都能相互學習,激發更多大學與地方連結的創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