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文字 / 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照片 / 舊振南
糕餅店裡有書店?你沒看錯,而且如此創新的結合,還是出自一間台灣百年老字號餅舖。
台南發跡、高雄扎根的舊振南,2016年因擴大營業規模,將總部從高雄市區遷到大寮,同時成立漢餅文化館,向大眾推廣漢餅文化。為了替工業味濃厚的大寮增添文化氣息,兩年前他們決定聯手地方書店、食農教育組織,將館內閱覽空間改造成「食光樹屋」,販售飲食文學、環境生態、社區營造等主題書籍,並不定期以特展介紹地方農特產,傳遞大寮獨特的DNA。
說起來這並非他們第一次和地方合作。重視責任消費與生產的舊振南,過去就主動發起「永續善食計畫」,跟高屏地區的農夫合作,利用台灣米開發無麩質糕點;為了培育人才,他們也和高雄餐旅大學進行產學合作,帶學生一起研發新產品;回到企業據點大寮,他們則找來深耕在地的初冊文化合作,為地方學童設計食農小旅行,讓孩子認識自己的家鄉和產業。
支持地方,你好我也好
這些地方支持,對舊振南來說與其是照顧,不如說是一種「企業 X 地方」的互惠共好。
以選用在地原物料為例,舊振南董事長特助李莘田提到,除了扶植在地供應商,「企業也可以享有食材新鮮的優點,並減少產品碳足跡,更能獲得較好的售後服務。」一舉多得的做法,不但幫助到地方農友,還可提高企業的產品安全和品質。也難怪舊振南承諾,除非產量不足、或品質未達標準,否則原物料一律以在地採購為優先。(註1)
前年舊振南邀請三餘書店、初冊文化共創「食光樹屋」,也是相同的道理。儘管開書店並不能替公司增加營收(註2),但舊振南認為一個有生活味、書香味的閱讀空間,可以使員工跳脫平日職場的嚴肅氛圍,「我們希望同仁感覺到『咦,公司其實滿有趣的』,不只是來上班的地方,還可以親近一些文化的東西。」李莘田分享,未來公司還打算在書店舉辦讀書會或員工活動,讓同仁慢慢養成閱讀習慣,一起體會閱讀的美好。
除此之外,為地方小學設計食農小旅行、和大學合作開發新產品,這些都讓年輕世代親近舊振南的企業文化、品牌理念,有助於舊振南的百年招牌「年輕化」。由此可見一個好的ESG合作,企業和地方都是受益者,而且影響的利害關係人更多(元)。
註1:詳見舊振南2023永續報告書「食在安心」一章。
註2:為支持閱讀,「食光樹屋」的販書所得皆歸三餘書店。
挖掘地方需要什麼
回頭談到開書店的計畫從何而來,李莘田說這個想法並非憑空出現。2020年大寮區公所為了凝聚地方發展共識,委託國立中山大學公事所辦理願景工作坊,邀請相關利害關係人,包括區公所、社區發展協會、地方農友和青年學生,以及舊振南在內的企業代表,共同盤點大寮具備哪些資源,又有哪些發展痛點。
「因為資源盤點的關係,讓我們有了書屋這個概念。」李莘田表示參與工作坊之後,才了解到大寮原來有豐富的文史資產和物產,如眷村、磚窯廠、古水圳,或是紅豆、菱角等農產。另外大家也發現,由於大寮人平日多往高雄市區討生活,下班才回到大寮,周末也習慣往外跑,導致地方休閒藝文活動不活絡,常被視為文化沙漠。
「我們意識到,大寮其實需要一間書店,於是想到利用舊振南的場域開書店,一來宣傳漢餅文化,二來也提升在地的文化氣息。」有了這個想法後,舊振南找上三餘書店,希望借重書店的品牌和選書專業;後來又邀請在願景工作坊結識的初冊文化加入,使書店更接地氣。最終激盪出「地方X企業X地方」三方合作模式:由三餘擔任選書顧問、初冊提供地方知識和想法經驗、舊振南負責策展在內的整合規劃。
這個經驗使舊振南深刻體認到,協助地方發展不能一廂情願,先盤點地方的優勢和劣勢,才能看清地方真正的需求。「地方創生不是把商業帶進來就好,假使這個地方沒有商業競爭力,只會事倍功半,很難去實現。」李莘田如此分享。
企業和地方,怎麼牽起合作紅線?
如今在尋找新的合作對象時,李莘田直言多半還是採用「口碑推薦」,也就是透過熟識的友人來介紹,請他們推薦曾經合作、或聽過的夥伴。「(畢竟)以舊振南來說,在產官學都有人脈,需要什麼樣的人,不難問到。」這樣的方式,也可以事先大致了解對方的理念和合作態度。
這麼說,是否代表團隊也需要經營自己的人脈網絡?「可以這麼說,但前提必須是你正在做一件『對地方好』的事,而且持續一直做,就不難被大家看見。」李莘田也分享決定合作對象前,一定會先深入了解對方的背景,像是加入官方Line群組,看看團隊平時怎麼經營、跟大家互動。
「這樣很容易看出對方只是想拿資源,或是真正扎根在地、為地方付出。」她強調,舊振南在地方扎根這件事上,目的並不是為了賺錢,「因為它可能要走很久很久,才會看得出一些成果。」在此前提下,合作夥伴跟舊振南的理念是否契合,就顯得十分重要。
最後談到未來在地方上的計畫,舊振南目標以製餅本業為核心,一方面推動漢餅文化永續,另一方面為地方培育更多青年人才,讓年輕人認識和認同家鄉產業,進而留鄉打拚。在此同時,他們也希望串聯更多在地團隊,以漢餅文化館作為起點或中繼站,共同打造一條大寮地方小旅行,將大寮獨特的DNA傳遞給大眾,期盼吸引更多人認識、停留在這片可愛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