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國發會地方創生南區輔導中心 圖片提供 / 家樂福文教基金會
聽過非籠飼雞蛋、石虎友善香蕉,或是透明吐司嗎?那麼你知道這些商品背後都有個共同推手嗎?答案是:家樂福。近年來家樂福與各地小農、社會企業和地方創生品牌密切合作,除了採購上述這類優質產品在全臺家樂福上架,還開設「impact影響力概念店」,讓更多在地好品牌有「被看見」的機會。在此同時,家樂福也透過基金會每年舉辦的文化藝術季創造連結,帶領眾人看見那些正在實踐在地價值及永續的地方團隊。
作為全臺最大零售通路之一,家樂福為什麼要走入地方,與這些小型業者合作?行動背後的動機和價值是什麼?有心合作的企業和地方,家樂福又能給予什麼樣的建議?
為什麼零售通路要跟地方合作?
談起家樂福和地方業者的合作,就不得不提他們在2018年啟動的「食物轉型計畫」。當時法國總公司以「Act for Food」為口號,要求各國家樂福從永續生產、永續消費的角度,帶動食物產業鏈轉型。臺灣團隊一方面配合集團政策,一方面也重新思考零售通路的永續價值──支持和推廣「非籠飼雞蛋」,便是他們對這項思考的回應。
「當時總公司其實沒把『非籠飼雞蛋』列入臺灣的KPI(關鍵績效指標),因為他們深知亞洲的環境一直是籠飼為主。」家樂福永續長蘇小真分享,「但我們認為它是食物轉型的重要識別,如果要推動友善生產,家樂福必須率先跳出來做。」
據了解,非籠飼雞蛋在臺灣消費市場的能見度始終不高,一來是沒有政策支持,二來產銷系統被層層卡住。加上雞蛋向來是價格導向商品,消費者品牌忠誠度低,因此過去大約只有一成蛋農選擇以非籠飼模式生產。「如果沒有人站出來挺他們,這件事就會卡在原地不動。」蘇小真解釋。
出於這樣的理念,家樂福從推動食物轉型的第一年就跟非籠飼的地方蛋農合作,一方面讓有理念的生產者被看見,另一層更深的意義其實是給予消費者不同選擇,再利用消費市場的影響力,吸引更多蛋農投入友善生產,創造善的循環。
只不過在蘇小真眼中,產業升級還只是第一步。「為什麼歐洲人這麼在意麵包上的橄欖油、巴薩米克醋?」她感歎,「當消費者開始在乎、產業朝更有價值的地方發展,我們才能進一步討論食安、糧食自主,甚至是臺灣的飲食文化。」
由此可知,家樂福「挺地方」,不單純是為了讓大眾「看見地方的美好」,更要透過和地方友善業者聯手之後的影響力,帶動產業改變,進而實踐永續生活的理想。
與地方聯手的秘訣是什麼
然而談到和地方業者合作,確認理念一致只是起手式,如何使合作過程走得順利、減少磨合?蘇小真認為,清楚彼此「為什麼合作?」以及「合作的意義是什麼?」非常重要。
她以和雲林御鼎興醬油的合作經驗為例。幾年前她因緣際會注意到這個品牌,於是帶著夥伴登門談合作,結果御鼎興卻差點拒絕邀請,只因為他們的黑豆醬油都是手工釀造,產量不夠。
當下家樂福立刻承諾:「就照你們原本的產量,能給多少就給多少。我們是想讓大家認識臺灣僅存少數的傳統手工柴燒釀造黑豆醬油,而不是要你們為了我們改變原本製程而大量生產。」
蘇小真解釋,御鼎興多年來堅持手工柴燒釀造臺灣特有的黑豆醬油,不但讓人看見臺灣醬油的好品質,背後更代表了臺灣風土滋味和職人精神,這些都與家樂福推動食物轉型的目標不謀而合。所以儘管產量不多,他們仍然選擇與御鼎興合作,甚至花了許多心思在各種場合如賣場、概念店、市集推廣這瓶醬油。
地方團隊如何和企業合作
既然家樂福與地方合作的經驗豐富,不免想知道他們是怎麼挑選合作夥伴?又或是地方團隊想爭取企業資源挹注,應該怎麼準備?對於這個問題,蘇小真給了一個意外的答案:先不要想著爭取。
她表示,這當然不是要團隊閉門造車,但就像企業需要知道「為何合作」、「意義是什麼」,她建議團隊也應該先思考「我們是誰?」「我們想為這個產業做什麼?」
這幾年因為擔任家樂福永續長及基金會執行長,蘇小真經常參加各種地方創生或永續活動。她觀察到,這些場合常聽到地方品牌侃侃而談「自己做了什麼」,希望別人「給予支持」。「但大家是否有互相支持,或想辦法把產業帶往更好的地方?」
蘇小真直言,地方團隊想爭取資源把規模擴大,這點無可厚非,但如果只把企業當跳板,希望未來成為業界第一名,「那我們不過就是成就另一個企業,整個產業並不會變好。」
這也是為何去(2023)年家樂福會支持御鼎興等多家醬油釀造廠,在旗下Mia C’bon臺北101門市推出「島國純釀2.0」聯名禮盒。這款「島國純釀」最大的特色,是用4瓶來自雲林、斗六、東勢和社頭的手工醬油為主角,而不見米、麵條這些常見的搭配商品「撐場」,代表了它販售的不只是幾瓶醬油,還有臺灣各地的風土滋味,以及屬於製醬職人的「味自慢」。
「透過家樂福的力挺,品牌業者可以攜手合作,消費者也才會知道,原來臺灣醬油這麼特別、這麼好。」這也足以說明具備「共好」精神,願意成為彼此的橋,是家樂福挑選合作夥伴最重視的特質。
企業如何成為創生夥伴
行政院在2019年將地方創生訂為國家戰略計畫,2025年更將邁入3.0。雖然已有不少企業、地方合作的成功案例,卻有許多企業仍在觀望階段,不知如何踏出第一步。對於有心加入創生行列的企業,家樂福有什麼樣的建議?
「企業如果有心想做,首先要保持open-minded(心態開放)。」蘇小真回想前幾年剛接下公司給予的任務時,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參加各種永續和地方創生活動,直到今天只要有類似活動,她都會去聽、去學,像海綿一樣吸收所有相關知識。
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先了解在我的產業之中,大家最關心的重要議題是什麼?然後思考在這個議題上,我們(企業)可以貢獻什麼?怎麼跟核心本業結合?」
蘇小真不諱言,過去很多企業做ESG,要不就是捐錢做公益,要不就是讓福委會採購產品送員工,有的還會直接找公關公司幫忙打理。她認為這種做法只是一次性,「你想,明年員工還想拿到一樣的禮物嗎?」產生的「影響力」也可能只是永續報告書上的一個數字或一段文字。
「如果真心想做地方創生,」蘇小真建議,「一定要花大量時間去了解。了解愈多,你就會有更多想法,知道怎麼讓自己的企業長期投入;而投入的時間愈長,你就會更加相信且願意支持,形成一股正循環。」真心認同、全心支持,是家樂福這些年在地方創生上愈走愈踏實、自信的不二心法。
地方創生是一條漫漫長路,走得快不如走得遠。就如同家樂福的例子,倘若企業和地方團隊有心聯手,懂得運用各自專業和資源,成為彼此的橋,這段夥伴關係才能穩固長久──以及更重要的,為地方和企業互相帶來更多實質的永續影響力。